5.治消渴腎渴,日飲石水者 葛根三兩,天花粉二兩,鉛丹一兩(炒飛),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進三服。春夏去附子。(《古今醫統》子和葛根丸)
6.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
7.治暑天痢疾 干葛、烏梅、甘草三味。濃煎湯一碗服之。(《沈氏經驗方》)
9.治酒醉不醒 葛根汁,一斗二升飲之。取醒止。(《千金要方》)
9.治酒疸 葛根四兩,朱砂、木香各二錢。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辰、午、申時各一服。(《衛生易簡方》)
10.治中風因飲酒過節,不能言語,手足不遂,精神恍惚 生葛根長一尺徑二寸,生姜汁一合,竹瀝二升。上三味,先取生葛根,洗刮去皮土,搗研壓取汁,葛滓再搗,以竹瀝沃,復壓取汁盡為度,將生姜汁和勻,同用厚棉濾過,銀石銚內煎三五沸,瓷器盛。不拘時候,食前溫服。如覺腹內氣轉作聲似痛,即食后溫服。(《圣濟總錄》葛根湯)
11.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葉不止 葛根二錢,半夏錢半(湯洗七次),甘草(炙)一錢。水一盞,入竹茹一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冷服,不拘時。(《衛生易簡方》)
12.治心熱吐血不止 生葛根汁半大升,頓服。(《廣利方》)
13.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 生葛根,搗取汁,每服小盞。(《圣惠方》)
14.治熱毒下血,或因吃熱物發動 生葛根二斤。搗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師集驗方》)
15.治蜘蛛等諸般蟲咬 葛粉,生姜汁調敷。(《醫學綱目》)
16.治金瘡中風痙 生葛根一斤(銼)。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每熱服一小盞,日三四服。(《圣惠方》)
17.治大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屎,寒熱煩迫,短氣,汗出,脹滿,亦治大小便不通 生葛根二升,豬膏三升,大黃一兩。上三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內膏,煎取二升,澄清。強人頓服,羸人再服。(《千金要方》儒藏湯)
18.治時毒頭面腫赤 葛根、牛蒡子、管仲、甘草、豆豉各五錢。上件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用水調服。(《杏苑生春》葛根牛蒡子散)
19.治服藥過劑及諸菜毒,心中悶亂 搗生葛根,取汁半盞或一盞飲之;或以根一兩細銼,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普濟方》)
【參考文獻】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名醫別錄》:無毒。主治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肋風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傷寒壯熱。
《本草拾遺》:生者破血,合瘡,墮胎,解酒毒,身熱赤酒黃,小便赤澀。
《藥性論》:臣。能治天行上氣嘔逆,開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煩渴。熬屑治金瘡。治時瘡,解熱。
《日華子本草》:冷。治胃膈熱,心煩悶,熱狂,止血痢,通小腸,排膿,破血,傳蛇蟲嚙。
《開寶本草》:味甘,平,無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脅風痛。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
《開寶本草》:仲景葛根湯,以其主大熱、解肌、發腠理故也。
《本草衍義》:大治中熱、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藥類法象》:治脾胃虛而渴,除胃熱,善解酒毒,通行足陽明經之藥。
《藥性賦》:味甘,平,性寒,無毒?缮山,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灑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
《湯液本草》:陽明經引經藥,足陽明經行經的藥。
《象》云:治脾虛而渴,除胃熱,解酒毒,通行足陽明經之藥。
《心》云:止渴升陽。
《珍》云:益陽生津,勿多用,恐傷胃氣。虛渴者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寒,治消渴,傷寒壯熱;ǎ褐飨。小兒熱 ,以葛根浸,搗汁飲之良。
東垣云:葛根甘平溫,世人初病太陽證,便服葛根升麻湯,非也。
朱奉議云:頭痛如欲破者,連須蔥白湯飲之。又不已者,葛根蔥白湯。
易老云:用此以斷太陽入陽明之絡,即非太陽藥也。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內加麻黃、葛根也。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
《食療》云:葛根蒸食之,消毒,其粉亦甚妙。
《衍義》云:治中熱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易老又云:太陽初病,未入陽明,頭痛者,不可便服葛根發之。若服之,是引賊破家也。若頭顱痛者可服之。葛根湯,陽明自中風之仙藥也。
《本草》又云: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本草發揮》:成聊攝云:本草云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于桂枝湯中也。
潔古云:治脾胃虛熱而渴,解酒毒,通行足陽明經!吨髦蚊卦E》云:性寒,味甘,氣味俱薄,體輕上行,浮而微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止渴一也,解酒二也,發散表邪三也,發散小兒瘡疹難出四也。益陽生津,不可多服,恐損胃氣。
《本草綱目》:輕可去實,升麻、葛根之屬。益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故二味藥皆輕揚發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散郁火。
生葛根重解肌清熱,煨葛根重升清止瀉。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