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男性定期做做前列腺癌篩查 有家族史者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 近日,在陸豐市人民醫院,84歲的陳伯(化名)握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駐點幫扶醫療隊隊長李育斌醫生的手,連聲道謝。 近幾個月來,廣醫三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育斌牽頭在陸豐市各村鎮開展了多場免費前列腺癌篩查義診活動,上百名村民參加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篩查,陳伯就是其中的一位。篩查中,醫生發現他指標明顯異常,遂安排他入院進一步排查,后經手術取出20多顆“鴿子蛋”大小、半斤多重的膀胱結石,為老人解決了“難言之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王慧、白恬 老伯前列腺篩查指標 高得“嚇人” “李主任,您看看,這個指標高得‘嚇人’!” 在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篩查中,醫生發現陳伯的檢查結果提示PSA>100ng/mL。 “PSA正常值<4ng/mL,超出正常值表示不排除前列腺癌,數值越高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更大。”李育斌解釋說。陳伯的指標確實高得有點“嚇人”,李育斌立刻聯系上他,仔細詢問病史。陳伯告訴李醫生,他出現排尿困難、夜尿增多、排尿中斷等癥狀已經多年,但覺得“難以啟齒”,一直沒有就診。 結合病史的檢查結果,李育斌初步判斷陳伯可能患有前列腺癌,建議他立即入院進一步排查治療。 檢查結果提示,陳伯膀胱內多發大量結石,而經直腸B超引導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醫生的判斷——陳伯已經是前列腺癌癥晚期! 取出20來顆結石 足有半斤重 結合檢查結果,陳伯處于前列腺癌晚期,考慮到他年事已高,李育斌和陸豐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專家組織病例討論后,為他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 在與陳伯及其家人充分溝通后,泌尿外科團隊為他做了取石手術,從其膀胱內取出22枚“鴿子蛋”大小的結石。 “膀胱結石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于上尿路結石下排至膀胱內。原發性膀胱結石多數由泌尿系梗阻或泌尿系感染引起,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也可導致膀胱結石。”據李育斌介紹,膀胱長結石可導致泌尿系反復感染、泌尿系梗阻、反復血尿,嚴重時可導致膀胱鱗狀細胞癌。膀胱結石男性患者較多,可通過泌尿系彩超、腹平片、泌尿系造影、CT等檢查發現。 術后,陳伯接受了新型內分泌治療。經過10余天的住院治療,陳伯排尿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早發現早治療 及時篩查很重要 據介紹,在全球范圍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位,在男性死亡原因中名列第二位。因其隱匿性高、潛伏期長,早期無任何癥狀,只有通過篩查才能發現。約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惡性腫瘤的篩查意義就在于早期發現隱匿在人群中的腫瘤患者,早期干預才有治愈的可能。 李育斌提醒,老年男性、營養不良者、長期留置導尿管、膀胱造瘺管者、有膀胱異物者是前列腺癌、膀胱結石的高發人群。 他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做規律的前列腺癌篩查,有家族史者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及時去除泌尿系梗阻、感染、異物等易發因素。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