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農歷小暑節氣。小暑至,盛夏始。炎炎夏日,人很容易“上火”和食欲不振。營養專家提醒說,盛夏時節,公眾要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 小暑時節常常高溫、多雨,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下,易出現陽熱過盛、暑濕困脾、津液損傷等變化。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說,我國民間有“十苦九補”的說法,在氣候炎熱的夏季,多吃苦味食品有利于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堿、維生素、苦味素、苷類、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熱除濕、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清心除煩、提神醒腦及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 李艷玲提示說,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苔菜、絲瓜等。在干鮮果品中,有杏仁、桃仁、黑棗、茶葉、薄荷葉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飲料也屬于苦味食物范疇。 李艷玲提醒,盛夏時節,人們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所以應適當吃些能斂汗、止瀉、祛濕的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楊梅、烏梅、葡萄、山楂、獼猴桃等,可預防流汗過多引起的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