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1. 柴胡有鎮靜及延長睡眠時間的作用。實驗證明柴胡皂甙可延長貓的睡眠時間,特別是慢波睡眠期(SWS)和快動睡眠期(REM)的增加與給藥前比較均有非常顯著差異。
2. 柴胡有解熱鎮痛作用。北柴胡油、北柴胡皂甙對酵母誘發的大鼠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北柴胡皂苷和柴胡煎劑對電擊尾法引起的大鼠和小鼠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 柴胡有抗驚厥作用。柴胡煎劑20g/kg給小鼠灌胃,對咖啡因誘發的小鼠驚厥有對抗作用。
4. 柴胡有抗炎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膠、5-羥色胺、組胺引起的大鼠足跖腫脹,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同時可使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抑制炎癥組織組胺釋放及白細胞游走。
5. 柴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體外實驗證明,柴胡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結核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柴胡對流感病毒、肝炎、鉤端螺旋體及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I型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
6. 柴胡有護肝利膽作用,其利膽的主要成分是所含的黃酮類成分。
7. 柴胡有降血脂作用,柴胡皂苷肌注能使試驗性高脂血癥動物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的水平降低,尤以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最為顯著,還能加速膽固醇及其代謝產物從糞便排出,從而使血脂下降,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柴胡皂苷a、b。
8. 柴胡有抗過敏作用。
9. 柴胡有抗潰瘍作用,柴胡總皂苷口服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pH值,對實驗性醋酸潰瘍有治療作用,對胰蛋白酶有較強抑制作用。
10. 柴胡皂苷有明顯的溶血作用。
11. 柴胡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12. 柴胡有抗腎炎作用,柴胡皂苷d對動物膜性腎炎有抑制作用。
13. 柴胡有抗腫瘤作用。
14. 柴胡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部,抖凈泥土,曬干。
【炮制】
1.柴胡 將原藥除去雜質、殘莖及須根,洗凈,潤透,切成約4mm厚片,干燥,篩去灰屑。生柴胡升散作用較強,多用于解表退熱。
2.炒柴胡 取柴胡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醋柴胡 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100kg柴胡片,用米醋20kg。醋柴胡能增強疏肝止痛作用,多用于肝郁氣滯的脅痛,腹痛及月經不調。
4.蜜柴胡 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100kg柴胡片,用煉蜜12.5kg。蜜柴胡兼有潤肺止咳作用,用于有汗兼有咳嗽者。
5.酒柴胡 取柴胡片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100kg柴胡片,用黃酒10kg。
6.鱉血柴胡 先將鱉血與黃酒混和,濾過,再與柴胡片拌勻,吸盡,悶潤,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每100kg柴胡,用鱉血12.5kg、黃酒12.5kg。鱉血柴胡有益陰清肝退熱的功效,多用于熱入血室,骨蒸勞熱。
7.柴胡炭: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袍色,噴入少量水,取出,晾干。
貯干燥容器內,醋柴胡、蜜柴胡、酒柴胡、鱉血柴胡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附方】
1.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小柴胡湯)
2.治傷寒初覺發熱,頭疼腳痛 柴胡(去苗)半兩,黃芩(去黑心)、荊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一棗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熱服。(《圣濟總錄》解毒湯)
3.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痎瘧初起 柴胡一至三錢,防風一錢,陳皮一錢半,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姜三五片。水一鐘半,煎七八分。熱服。(《景岳全書》正柴胡飲)
4,治傷寒壯熱,頭痛體疼,口干煩海 石膏、黃芩、甘草、赤芍藥、葛根各一兩,麻黃(去節)、柴胡(去苗)各半兩。上搗羅為散。三歲小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濾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汗出為效。量兒大小加減。(《局方》柴胡散)
5.治傷寒日數過多,心中氣悶,或發疼痛,狂言不定,煩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 柴胡(去苗)一兩,大黃一兩,樸硝一兩,甘草半兩,枳殼一曲(去穗)。上五味為末。每服三大錢,水三盞,煎至六分,溫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濟方》柴胡散)
6.治妊婦寒熱頭痛,嘿嘿不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及產后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并經水適來適斷;病后勞復,余熱不解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甘草(炙)各一分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服服。(《類證活人書》黃龍湯)
7.治肺瘧,煩熱嘔逆 知母一兩,柴胡二兩(去苗),人參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一兩(去心),杏仁一兩(湯浸,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
8.治瘧疾,寒多熱少,腹脹 柴胡、半夏、厚樸、陳皮各二錢。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時候服。(《本草匯言》)
9.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 柴胡二錢,川芎、枳殼(麩炒)、芍藥各一錢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錢半。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書》柴胡疏肝散)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