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砂仁:又名縮砂仁、縮砂、進口砂仁、西砂米、綠殼砂、綠殼砂仁等。為植物綠殼砂仁的干燥果實。主產于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地。我國云南亦產。 以上均以果實個大、粒實飽滿、無雜質氣味濃者為佳。 廣砂:又名廣砂仁。為陽春砂仁中產于廣西者。品質較產于廣東者為次。 殼砂仁:又名殼砂、砂果、連殼砂。果實成熟采收后,曬干或文火焙干的制品。也即砂仁剝去果皮前的完整果實。 砂仁:又稱原砂仁。即剝去果皮的種子團。 砂米:將種子團搓開,單粒種子稱砂米。 砂殼:又名砂仁殼。即砂果的外殼。亦即砂果取出砂仁后留下的果皮。 商品規格 商品有國產砂仁和進口砂仁兩類。 (1)國產砂仁 ①陽春砂:不分等級,因加工不同分殼砂仁和砂仁兩種。②綠殼砂仁:不分等級。③海南砂仁:分統貨和一、二等貨,也因加工不同分殼砂仁和凈砂仁兩種。凈砂一等:種子團呈三棱狀的橢圓形或卵圓形,分成三瓣,每瓣約有種子10數粒,子粒飽滿,每50g150粒以內;二等:種子團較小而癟瘦,每50g150粒以外。 (2)進口砂仁 習稱“縮砂”,分殼砂和原砂仁。主產于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 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紅殼砂仁,其果實圓球形,具明顯或不甚明顯的3鈍棱,長0.9~1.8cm,直徑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紅棕色,被刺狀突起;每室含種子5~18顆,種子不規則多角形,長2~4mm,直徑1~2.5mm。氣香,味辛涼,微苦。主產于云南。省內使用,部分銷外省。 【化學成分】 縮砂種子含揮發油1.7~3%,主要成分為d-樟腦(d一Camphor),一種萜烯(似檸檬烯,但非檸檬烯),d-龍腦(d一Borneol),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Linalool),橙花叔醇(Nerolidol,C15 H16 O)。陽春砂,葉的揮發油與種子的揮發油相似,含龍腦、乙酸龍腦酯、樟腦、檸檬烯(Limonene)等成分。又陽春砂含皂甙0.69%。同屬植物草豆蔻 Amomum globosum, Leureiro,其種子含有砂仁香氣的揮發油4~6%。 ⑴ 陽春砂種子含揮發油,油中含有d-龍腦等;另含皂甙約0.69%。 ⑵ 縮砂種子含揮發油約1.7%~3%,油中主成分為d-樟腦、d-龍腦、乙酸龍腦酯、萜烯、芳樟醇 、橙花三烯醇(merolidol)等。 【藥理作用】 1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砂仁0.6g/kg,1.2g/kg,家兔灌胃給藥,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劑量增加,則作用時間相應延長。砂仁對花生四烯酸或膠原與腎上腺索合劑所誘發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顯保護作用,砂仁的這種保護作用,除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也與擴張血管或抑制血栓烷合成有關。 2 抗潰瘍作用 砂仁0.3g/kg,0.6g/kg,1.2g/kg灌胃給藥,對束縛水浸法小鼠應激性潰瘍有明顯抑制作用;0.6g/kg灌胃,可顯著減少大鼠的胃酸分泌;試管實驗表明,砂仁可明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砂仁抑制大鼠胃酸分泌的作用,可能是由于促進胃粘膜細胞釋放前列腺素,致使胃酸分泌受到抑制的結果。 3 對腸道平滑肌的作用 砂仁種子提取液(0.5g/L,1.2g/L,4g、L)能明顯加強豚鼠離體回腸的節律性運動,并使收縮幅度增大。大劑量則使張力減弱,振幅降低,并能拮抗乙酰膽堿及氯化鋇對腸管的興奮作用。砂仁還能促進小鼠腸道運動,增進胃腸運輸機能。 4 其他作用 醋酸扭體法實驗表明,砂仁0.3g/kg,0.6g/kg,1.2g/kg,小鼠灌胃給藥,有明顯鎮痛作用。并能顯著減少小鼠抗體細胞數。 【采收加工】 種植后2~3年開花結果。7月底至8月初果實由鮮紅轉為紫紅色,種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濃烈辛辣味即可采收。用剪刀剪斷果序,曬干,也可用火焙法焙干。 【炮制】 1.砂仁 《醫學啟源》:“搗細用。”《普濟方》:“去殼,湯泡洗,再去膜。”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用時搗碎。 2.鹽砂仁 《得配本草》:“鹽水浸透,炒黑用。”現行,取凈砂仁用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砂仁100kg,用鹽2.5kg。 3.姜制砂仁 《嵩崖尊生全書》:“姜汁拌。”《良朋匯集》:“姜汁炒。”現行,取凈砂仁與姜汁拌勻,悶透至姜汁盡,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砂仁1kg,用生姜0.2kg。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附方】 1.破滯氣,消宿食,開胃進食 木香、砂仁各五錢,枳實(麩炒)一兩,白術(米泔浸,炒)二兩。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術湯下。(《景岳全書》香砂枳術丸) 2.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縮砂仁八兩,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甘草(爁)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或銼為粗末,入生姜同煎,名小降氣湯。(《局方》快氣湯) 3.治胸膈噎悶,心腹冷痛 縮砂仁一兩,高良姜、天南星(湯洗七次,焙干)各四兩。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生姜湯下,不拘時候。(《局方》縮砂丸) 4.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翻胃不食 砂仁、白豆仁各二兩,陳倉米一升(用東壁土炒,去土不用)。上末,生姜自然汁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淡生姜湯下。(《赤水玄珠》太倉丸) 5.治脾胃虛弱,食欲不佳 砂糖一兩,縮砂末一錢。砂糖作屑,入砂仁末,蜜少許和勻,每一兩做三十丸。細嚼咽下,加五味子肉末1.5g。(《東醫寶鑒》砂糖丸) 6.消食和中,下氣止心腹痛 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飲。(《綱目》縮砂酒) 7.治氣臌 大蝦蟆一只,破開,大砂仁填滿腹中,黃泥封固,炭火煅紅,冷定去泥,研末。陳皮湯調服。(《(魚孚)溪單方選》) 8.治冷滑下痢不禁,虛羸 縮沙蜜、炮附子(末)、干姜、厚樸、陳橘皮等分。為丸。日二服,四十丸。(《藥性論》) 9.治噤口痢 砂仁二錢(研),砂糖七錢,細茶五錢,生姜五片(搗爛)。上水二鐘半,煎八分,露一宿,次早溫服。(《簡便單方》) 10.治小兒滑泄,肛頭脫出 縮砂一兩。去皮為末,每用一錢,以豬腰子一片劈開,入藥末在內,綿系,米泔煮熟,與兒食之。次服白礬丸。(《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縮砂散)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