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薤白 【拼音】 Xiebai 【概述】 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 Allium macrostemon Bge. 或薤 A.chinensis G. Don的地下干燥鱗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產于江蘇、浙江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應用】 1.胸痹證。本品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為治胸痹之要藥。治寒痰阻滯、胸陽不振所致胸痹證,常與瓜蔞、半夏、枳實等配伍,如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等(《金匱要略》);若治痰瘀胸痹,則可與丹參、川芎、瓜蔞皮等同用。 2.脘腹痞滿脹痛,瀉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有行氣導滯、消脹止痛之功。治胃寒氣滯之脘腹痞滿脹痛,可與高良姜、砂仁、木香等同用;若治胃腸氣滯,瀉痢里急后重,可單用本品或與木香、枳實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5~9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大蒜氨酸、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等,醇提取物含有前列腺素A1和B1等。 2.藥理作用:薤白提取物能明顯降低血清過氧化脂質,抗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脂質斑塊,具有預防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薤白提取物對動物(大鼠、小鼠)心肌缺氧、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心肌損傷有保護作用;薤白煎劑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 以三參桂薤湯(丹參、苦參、紅參、桂枝、薤白)加減,治療室性早搏效果良好(湖南中醫雜志,1985,3:17);瓜萎薤白愈心湯(瓜蔞、薤白、桂枝、紅花、川芎等)治療心絞痛62例,總有效率96.77%(四川中醫,2000,9:30);瓜蔞薤白桂枝湯加味(瓜蔞殼、厚樸、枳殼、桂枝、薤白、法夏等)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128例(包括Ⅱ、Ⅲ、Ⅳ級),總有效率86.7%(四川中醫,2000,12:19)。以苦參薤白湯(苦參、薤白、山楂、當歸、木香等)治療痢疾有很好療效(浙江中醫雜志,1993,1:31);此外以薤白配劑(薤白、瓜蔞、半夏等為基本藥物)辨證配伍其它藥物治療冠心病、急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哮喘、液氣胸,以及脾虛痰濕性胃炎均有不同程度療效。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治少陰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氣散血。” 2.《長沙藥解》:“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痹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故痹者下達而變沖和,重者上達而化輕清。” 3.《本草求真》:“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腫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產可治,湯火及中惡卒死可救,實通氣、滑竅、助陽佳品也。” 【圖片】 小根蒜 ![]() 小根蒜《本草綱目》 ![]() 藥材薤白 ![]() 薤白 ![]() 薤白植株 ![]() 【表格】 薤白《中藥歌決》 【歌決】 薤白辛溫肺胃腸,健胃整腸止痛脹; 胸痹背痛喘息嘔,大腸氣滯痢瀉溏。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