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加工】 9~10月捕捉。可用一個絲瓜絡或扎一把草束,浸上動物血,晾干后放入水中誘捕,2~3小時后提出,抖下水蛭,揀大去小,反復多次即可將池中大部分成蛭捕盡。捕后將水蛭洗凈,用石灰或白酒將其悶死,或用沸水燙死,曬干或低溫干燥。 (水蛭通常用線穿于體的中段,掛起曬干;柳葉螞蟥除用線穿起外,并將體的一端拉長,故成狹窄的條狀。由于加工后外形不同,藥材中以水蛭的干燥品稱為“水蛭”,以螞蝗的干燥品稱為 “寬水蛭”,以柳葉螞蟥的干燥品稱為“長條水蛭”。) 【炮制】 1.水蛭 《本草圖經》:“腹中有子者去之。”《傷寒總病論》:“水浸,去血子。”《類證活人書》:“去子杵碎……須銼斷。”《注解傷部論》:“曖水洗醒。”《本草新編》:“取干者,用鐵刀細切如米大。”現行,取原藥材,洗凈,悶軟,切段,干燥。 2.制水蛭 取滑石粉或凈沙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加入凈水蛭,拌炒至微鼓,取出,篩去滑石粉或沙子,放涼。 3.米制水蛭 《傷寒總病論》:“水浸,去血子,米炒。”《圣濟總錄》:“粳米同沙微焦用。”《婦人良方》:“糯米同炒黃,去糯米。”現行,取凈水蛭和米,倒入燒熱的鍋中,用文火加熱,炒至米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米,晾涼。每100kg水蛭,用米50kg。 4.油制水蛭 《蜀本草》:“采得之,當用(竹堇)竹筒盛,待干,又米泔浸一宿后暴干,以冬豬脂煎令焦黃,然后用之。”《醫學綱目》:“油炒。”《本經逢原》:“暴干,豬油熬黑,令研極細。”《吳鞠通醫案》:“香油炒焦。”現行,取凈水蛭置鍋內,用豬油炸至焦黃色,取出,瀝去油,干燥。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附方】 1.治婦人經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 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取一升。(《金匱要略》抵當湯) 2.治月經不行,或產后惡露,臍腹作痛 熟地黃三兩,虻蟲(去頭、足、翅,炒)、水蛭(用糯米同炒黃,去糯米)、桃仁(制)各五十個。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五丸。未知,加至七丸。(《婦人良方》地黃通經丸) 3.治婦女經閉不行或產后惡露不盡,結為癥瘕,以致陰虛作熱,陽虛作冷,食少勞嗽,虛證沓來 水蛭一兩(不用炙),生黃芪一兩半,生三棱五錢,生莪術五錢,當歸六錢,知母六錢,生桃仁六錢(帶皮、尖)。上藥七味,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開水送服二錢,早、晚各一次。(《衷中參西錄》理沖丸) 4.治漏下去血不止 水蛭治下篩,酒服一錢許,日二,惡血消即愈。(《千金要方》) 5.治折傷 水蛭,新瓦上焙干,為細末,熱酒調下一錢。食頃,痛可,更一服,痛止。便將折骨藥封,以物夾定之。(《經驗方》) 6.治金瘡,打損及高墜下、木石所壓,內損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氣絕欲死 紅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黃色)半兩,大黃二兩,黑牽牛二兩。上各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熱酒調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熱酒調牽牛末二錢催之,須臟腑轉下惡血成塊或成片,惡血盡即愈。(《濟生方》奪命散) 7.治傷骨損折疼痛 水蛭(糯米炒黃,去米)、白綿(燒灰)、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等分,血余(童子小發)十五團(燒灰)。上為末。五十(歲)以上服一錢,二十(歲)以下服半錢,小兒服半字,溫酒調下。(《普濟方》接骨如神散) 8.治男婦走注疼痛,麻木困弱 水蛭半兩(糯米內炒熟),麝香二錢半(另研)。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日進二服。(《證治準繩》) 9.治發背,初作赤腫 取(活)水蛭置腫上,令飲血。(水蛭吸血后腹)脹自落,以新水養之即活。(《百一選方》) 10.治小兒丹毒 用水蜞數條,放于紅腫處,令吃出毒血。(《片玉心書》蜞針法) 【參考文獻】 《神農本草經》:味咸,平。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 《名醫別錄》:味苦,微寒,有毒。主墮胎。 《本草拾遺》:本功外,人患赤白游疹,及癰腫毒腫,取十余枚,令吮病處,取皮皺肉白,無不差也。 《藥性論》:使。主破女子月候不通,欲成血勞癥塊。能治血積聚。 《日華子本草》:破癥結。 《開寶本草》:味咸、苦,平、微寒,有毒。墮胎。 《湯液本草》:氣微寒,味咸苦。平,有毒。 《本草》云: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墮胎。炒用,畏鹽。苦走血,咸勝血,仲景抵當湯用虻蟲、水蛭,咸苦以泄蓄血。故《經》云有故無殞也。雖可用之,亦不甚安。莫若四物湯加酒浸大黃各半下之,極妙。 《本草發揮》:成聊攝云:苦走血,咸勝血,虻蟲、水蛭之咸苦以除畜血。 《本草綱目》: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蛭乃食血之蟲,楚王殆有積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本草經疏》:水蛭生于溪澗陰濕之處,其味咸苦,氣平有大毒。其用與虻蟲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與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結,咸苦并行,故治婦人惡血,瘀血月閉,血瘕積聚因而無子者。血蓄膀胱則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氣化之職,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墮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 《本草蒙筌》:水蛭即馬蝗蜞,味咸、苦,氣平、微寒。有毒。炒者能去積瘀堅瘕,立方抵當。仲景傷寒方有抵當湯、抵當丸。治折傷利水道,通月信墮妊娠。加麝香酒調,下蓄血神效。蓋苦走血,咸勝血故爾。 《本草乘雅》:主力逐惡血瘀血,力破血癥積聚,此皆血留而盈;至若太沖脈過盛,任脈不通,月事不以時下,月閉無子者,平其太沖,辟其妊娠,月事仍以時下而有子。有余于血者,則用此法;不足于血者,不在用之。利水道者,此濕生蟲,水族也。用利水道,故特易易,蓋水入于經而血成,不行焉,為惡為瘀,水蛭乃行不留,則留者行,亦可留不行,則行者留,非留行安能時下崦有子,此行而后留,讀農經者,大宜著眼。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