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鴉膽子《青陽客棧》
【名稱】
鴉膽子
【英文】
Java Brucea Fruit
【拉丁文】
Fructus Bruceae
【異名】
老鴉膽(《生草藥性備要》),鴉膽、苦榛子(《吉云旅鈔》),苦參子(《綱目拾遺》),鴉蛋子(《植物名實圖考》),鴨蛋子(《醫學衷中參西錄》),鴨膽子(《中藥志》),解苦楝(《廣西中藥志》),小苦楝(《廣西中草藥》)。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小毒。歸大腸、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殺蟲,截瘧,腐蝕贅疣。
【藥用】
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 Brucea javanica (L.) Merr. [Rhus javanica L.] 的成熟種子。
【應用】
用于痢疾。鴉膽子苦寒,清熱燥濕,解毒,可治療濕熱為患之痢下膿血,里急后重,尤其適用于久痢、休息痢。《幼幼集成》治冷痢久瀉,即單用鴉膽子以龍眼肉包裹服用,F臨床主要用治阿米巴痢疾。若熱毒壅盛,腹痛利下穢臭,可配伍銀花、白芍、三七等加強解毒活血作用,方如《衷中參西錄》解毒生化丹。久瀉正氣偏虛,可配伍固澀藥或以補中益氣湯送服鴉膽子,以攻補兼施。
用于瘧疾。鴉膽子具有較強的截瘧殺蟲作用,臨床多用于間日瘧或三日瘧,以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內服用。
用于贅疣及雞眼。鴉膽子外用有腐蝕作用。凡贅疣、乳頭狀瘤、雞眼等類,以鴉膽子仁搗爛涂敷患處,或用鴉膽子油局部涂敷,均可自行脫落。
近年又發現鴉膽子有抗癌作用,可用于直腸癌、肺癌、皮膚癌、乳腺癌等,可制成鴉膽子乳劑口服或注射用。
【注意】
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對肝腎亦有損害,故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虛弱嘔吐者禁服。
【用法用量】
3.00 - 15.00 g
【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3(~8)m,全株均被黃色柔色小枝具有黃白色皮孔。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20~40cm;小葉5~11,通常7,對生,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偏斜,邊緣具三角形粗鋸齒,上面疏被、下面密被伏柔毛,脈上尤密。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狹長,可達50cm,雄花序長過于葉,萼片4,卵形,長不及1mm,外面疏被淡黃色硬伏毛,邊緣疏生腺體,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外面有硬毛。邊緣有腺體,雄蕊4,花盤發達,半球形;雌花序短于葉,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發育的花藥,花盤杯狀,4淺裂,心皮通常4,卵圓形,無毛,花柱反折,緊貼子房。核果橢圓形,紫紅色轉黑色,長約8mm,寬5~6mm,干時具凸起的網狀皺紋,略偏斜;ㄆ4~6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產地】
主產于廣東、廣西,以廣東產量最大,質佳,銷全國各地。福建、臺灣等地亦有少量生產。
【品種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鴉膽子,出閩、廣,藥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藥佳。""此物出閩省云貴,雖諸家本草未收,而藥肆皆有,其形似益智子而小,外殼蒼褐色,內肉白,有油,其味至苦,用小鐵錘輕敲其殼,殼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不用,專取全仁用之。"以上所述,與現時所用的植物鴉膽子果實一致。《嶺南采藥錄》:"鴉膽子,治牛患疔毒,搗汁飼之。"《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鴉膽子,有毒部位:果殼和種子。中毒癥狀: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險。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全身無力,呼吸慢或困難,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內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內服或注射維生索 B1;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及維生素丙。腹劇痛時給止痛劑;昏睡時給興奮劑等對癥治療。廣州草藥醫師介紹:先用甘草三錢煎水服或嚼爛吞下原汁,后吃紅糖和凍白粥。"
【化學成分】
鴉膽子含生物堿(鴉膽子堿 Brucamarine和鴉膽寧 Yatanine等)、糖甙(鴉膽靈 Brucealin、鴉膽子甙Yatanoside等)、酚性成分(鴉膽子酚 Brucenol等)和一種羥基羧酸稱鴉膽子酸(Bruceolic acid, C47 H94 O3,熔點88.5°)等。鴉膽子仁含脂肪油(鴉膽子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內含揮發油少許;皂化物92.7%,內含油酸(占原油的%~下同)81.87%、亞油酸3.37%、硬脂酸2.65%、棕櫚酸6.62%等;還有熔點為152℃的絹絲狀結晶體4.59%。種子中含多種結構上類似苦木素(Quassin)的苦味成分:鴉膽子苦醇(Brusatol)、鴉膽子素(Bruceine)A、 B、C、 D、 E、 F、G、 H等。 含鴉膽子甙(yatanoside)。尚含多種苦味成分:鴉膽子苦素A,B,C,D,E,F,G,I(bruceine A,B,C,D,E,F,G,I),鴉膽子苦醇(bursatol),以及生物堿鴉膽靈,4-ethoxy cabonyl-2- quinolene。此外,含鴉膽子甙 A,B,C(bruceoside A,B,C),并含脂肪油56.23%(出油率為 17%)。鴉膽子油中除去三油酸甘油酯的剩余部分 ,經氣—質聯用分析,還含有軟脂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十七碳烷酸(heptadecoic acid) 及花生酸(arachidic acid)。從莖中亦分離鑒定了鴉膽子苦醇 (brusatlo),并有沒食子酸乙酸(ethyl gallate)大黃酚 (chrysophanol)、大黃酚甙(chrysophanein)和β-谷甾醇,其中鴉膽子苦醇有較強的抗癌活性。又報道,尚分得鴉膽子苦烯(brucene)。
【藥理作用】
1 抗腫瘤作用 鴉膽子油的水包油靜脈乳液在體外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及腹水型肝癌細胞;整體試驗水包油靜脈乳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較好抗癌效果,對肉瘤局部給藥也有一定療效。鴉膽子水針劑(9mg/只睪丸)和水包油靜脈乳酸(3mg只睪丸)對小鼠精原細胞有絲分裂有明顯仰制作用。鴉膽子乳劑腹腔注射對小鼠實體型和腹水型肝癌及大鼠肉瘤均有抑制作用,對小鼠肉瘤,艾氏腹水瘤和子宮頸癌則未見抑制作用,與環磷酰胺合用可消除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減少。 5%鴉膽子乳劑與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接觸后,1h細胞殺傷率為80%,4h達100%。鴉膽子不能明顯提高小鼠肝癌細胞內的cAMP含量,表明它不是通過提高cAMP含量以抑制癌細胞增殖的途徑發揮抗癌作用的。鴉膽子乳劑、油酸乳劑在體外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結構有明顯破壞作用,主要為生物膜結構的破壞。輕者,細胞膜完整,細胞核結構存在,僅見該周圍間隙增寬,線粒體腫脹、空化,粗面內質網擴張從局部脫粒,重者,細胞膜缺損、線粒體嚴重空化及部分細胞充全崩解。鴉膽子油乳劑和油中所含油酸在體外均能仰制H-TDR摻入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DNA,表明其能抑制癌細胞DNA的合成,其作用隨濃度增加而加強,除去藥物后仍保留一定的后作用。鴉膽子水浸劑和水浸劑的氯仿提取物在體外對來自鼻咽癌的KB細胞有抑制作用. 用甲基膽蒽醋酮誘發的小鼠皮膚癌和乳頭狀瘤,用鴉膽子仁糊劑,水劑或鴉膽子油局部治療,能使瘤細胞退行性變和壞處,糊劑最好,水劑和油較差。但對正常皮膚也有類似的作用。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