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冬蟲夏草《中藥全書》 【名稱】 冬蟲夏草 【拼音】 Dongchongxiacao 【英文】 Chinense Caterpillar Fungus 【日文】 トウチコウカンウ 【拉丁文】 Cordyceps 【異名】 夏草冬蟲《黔囊》,蟲草《本草問答》,冬蟲草(甘肅)。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肺、腎經。 【功效】 益腎壯陽,補肺平喘,止血化痰。 【藥用】 本品為麥角菌科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e.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ür越冬幼蟲體上的子座與蟲體的復合體。 【應用】 1.用于腎虛腰痛,陽痿遺精。有補腎助陽益精之效。可單用浸酒服,或配伍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等同用。 2.用于肺虛或肺腎兩虛之久咳虛喘,勞嗽痰血。能補益肺腎,平定喘嗽,止血化痰。治勞嗽痰血,常配北沙參、川貝母、阿膠等;治喘咳短氣,常與人參、胡桃肉、蛤蚧等同用。此外,病后體虛不復,自汗畏寒等,可以之同鴨、雞、豬肉等燉服,有補虛扶弱之效。 【用法用量】 煎湯或燉服,5~10g。 【形態】 子座出自寄主頭部,單生,少數2~3個,細柱形,長4~11cm;頭部稍膨大,棕黃色,其內密生多數子囊殼,殼內有多數線形子囊,每一子囊內有2~4個具隔膜的子囊孢子。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寄生于蝙蝠蛾科幼蟲體上。常見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積雪、排水良好的高寒草 甸。 【產地】 主產于四川阿壩、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樹、果洛藏族自治州,云南麗江納西族自治州。以四川產量最大。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冬蟲夏草為兼性腐生菌,以鱗翅目蝙蝠蛾科蟲草蝙蠕蛾的幼蟲為寄主,染菌致病幼蟲冬季潛入土中,死亡后蟲體上形成菌核,翌年春季在較溫暖、潮濕的環境下,蟲體頭部生長出有柄棒狀棕色的子實體。培育技術 1.菌種分離 采新鮮蟲草菌核,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表面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后用解剖刀分成小塊,接種于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基成分為蛋白胨10g,葡萄糖40g,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0.5g,雞蛋黃1g,維生素B1溶液20m1,瓊脂20g,水1 000ml,pH值自然。置于24~ 26℃溫度條件下,約15日可發出形似青霉的蟲草菌。 2.蝙蝠蛾幼蟲的飼養與接菌 蝙蝠蛾幼蟲喜食含淀粉較豐富的山高粱及珠芽蓼,首先應用該種飼料大量飼養蝙蛹蛾幼蟲,在28~30℃條件下幼蟲化蛹變為成蟲,在幼蟲變蛹之前,向蟲體噴灑蟲草菌,染病幼蟲死亡后,再繼續培養即可生長出蟲草。除人工培養蟲草外,現還有采用液體深層培養的方法,獲得菌體入藥。斜面菌種培養基用玉米粉、蔗糖、瓊脂各20g,加入水1 000ml, 自然pH值,在25℃下約7日即可轉接一級搖瓶。搖瓶和發酵罐培養基配方為玉米粉2%(煮沸30分鐘,用紗布過濾取汁)、蔗糖2%、蛋白 胨1%、酵母粉0.5%、磷酸二氫鉀0.1%、硫酸鎂0.05%。搖瓶培養用500ml三角瓶裝培養基100~150ml,接入斜面菌種,在搖床培養,每分 鐘150轉,于25℃下振蕩4日即可長好,可繼續用1000ml或5000mI三角瓶擴大培養至需用液量,即可轉人發酵罐培養。用500L發酵罐,投料 300L,接種量10%,溫度24~26℃,罐壓29.4~49.1kPa(0.3~0.5kg/cm2),攪拌速度每分鐘180轉,用菜籽油消泡,培養90~120小時, 見菌絲濃度不再增加,即可終止發酵。冬蟲夏草菌體發酵液,置于濃縮罐內,其真空濃度為77.1~79.8kPa(580~600mmHg),蒸發量為 每小時300kg,溫度60~62℃,真空減壓濃縮至原液體積的1/5左右,濃縮完畢,將提取物制成膏或膠囊入藥。 【品種考證】 冬蟲夏草始載于《本草從新》,曰:“四川嘉定府所產者最佳。云南、貴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連身俱化為草。若不取,至冬則復化為蟲。”《本草綱目拾遺》對其記載尤詳:“夏草冬蟲,出四川江油縣化林坪,夏為 草,冬為蟲,長三寸許,下跌六足,屜以上絕類蠶,羌俗采為上藥。”并引《七椿園西域聞見錄》云:“夏草冬蟲生雪山中,夏則葉歧 出類韭.根如朽木,凌冬葉干,則根蠕動化為蟲。”又引《柳崖外編》云:“冬蟲夏草,一物也。冬則為蟲,夏則為草,蟲形似蠶,色 微黃,草形似韭,葉較細。”綜合上述文獻對其形態的描述和產地、生境的記述,并參照《植物名實圖考》之附圖,可以確定,麥角菌 科蟲草屬真菌冬蟲夏草菌及其寄生的復合體是傳統的藥用冬蟲夏草。然《本草綱目拾遺》又載:“《四川通志》云:冬蟲夏草出里塘撥 浪工山,性溫暖,補精益髓。”據《新華本草綱要》考證,此處所說的冬蟲夏草,是涼山蟲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 為川西以及滇東北一帶所用的冬蟲夏草代用品,說明古代所用冬蟲夏草,存在異物同名問題。 【商品規格】 商品有按產地分有爐草(四川打煎爐集散)、灌草〈四川灌縣產)、滇草(滇西所產),以爐草質量最佳。有按大小檔分:蟲草王、散蟲草、把蟲草三等。以蟲體完整、肥壯、堅實、色黃、予座短佳。商品分散裝和封裝兩種規格。出口多封裝。木箱裝,內襯防潮紙密封,每件25公斤。 【顯微特征】 子座頭部橫切面:子囊殼近表面生,基部陷于子座內,橢圓形或卵圓形,直徑140~245μm,內有多數子囊。子囊細長,長240~485μm,直徑12~16μm,頂部壁厚,中央有一狹線狀孔口,子囊內有子囊孢子2~4個;孢子線形,長160~470μm,直徑約6μm,有 多數橫隔。 【化學成分】 1.甾體化合物有麥角甾醇、膽甾醇軟脂酸、麥角甾醇過氧化物等。 2.核苷類化合物,如尿苷、尿嘧啶、腺苷、腺嘌呤、鳥苷、鳥嘌呤、次黃嘌呤等核苷類化合物。 3.糖及糖醇類化合物:有甘露糖、覃糖、蟲草多糖、D-甘露醇、蟲草酸(cordycepic acid)。 4.氨基酸如天冬氨酸等10多種氨基酸。此外,還含有肽類、有機酸及維生素、磷脂類等。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適量,加乙醚脫脂后,以乙醇提取,趁熱過濾,減壓濃縮,除去沉淀,取濾液1 ml,加0.2%茚三酮乙醇試液,顯紫色(示氨基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