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治療糖尿病 將甘草、芍藥按1:5比例制成浸膏片(每片相當于生甘草0.67g,生白芍3.3g),每日服 3次,每次4—6片。隨機抽樣輕重各型214例,其中 180例單用甘芍片,于飲食控制1個月左右,在病情相對穩定時給藥,經3個月以上治療,空腹血糖檢測顯示,顯效54 例,有效67例,進步.12例,無效47例,有效率為73.9%。另有34例患者經飲食控制,口服降血糖藥物或(和)注射胰島素后,病情較穩 定,空腹血糖波動不大時,開始遞減降血糖藥物或(和)胰島素,以甘芍糖片替換部分西藥,但仍要保持空腹血糖相對恒定;或飲食控 制、口服降血糖藥物或(和)注射胰島素后,病情改善欠佳,血糖仍較高,加用甘芍片后視其I臨床及空腹血糖的好轉情況。經3個月以上治 療,顯效7例,有效18例,進步2例,無效7例,有效率為79.4%。觀察200例治療前后血糖濃度的改變,其中單用甘芍片者180例,綜合其 他藥物者20例,用藥前空腹血糖均值為11.962mmol/L(213.16mg/dl),用藥后降至9.33mmoVL(166.66mg/d1),經統計學配對t檢驗示 有顯著意義(P<0.01)。治療結果表明甘芍片具有改善癥狀,降低血糖及減少尿糖的作用。經0.5—3年應用,未發現明顯副作用,個別 患者在用藥2—4周后出現輕度浮腫[2)。 3.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用甘草流浸膏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100例,病程1—10年以上不等,每人每日4次,每次15ml,連服6周。結果上腹部疼痛消失58例,上腹部壓痛消失27例,減輕,59例,4例無改善,72例體重增加,46例大便潛血陽性者中45例轉陰。58例于治療 后進行X線復查,10例胃潰瘍者中8例潰瘍病的X線征消失,2例壁龕縮小。46例十二指腸潰瘍中,22例壁龕者有12例消失,8例改善,2例 無變化。30例球部變形者中3例消失,19例改善,8例無變化。6例十二指腸刺激性變化中5例消失,1例改善。在治療過程中,有14例服藥 后血壓升高,12例出現水腫,但較輕微[3)。另有報道用甘草鋅膠囊治療消化性潰瘍,每次飯前服0.5g,每日3次。共觀察52例,結果腹 痛、反酸、噯氣等癥狀多在2—15日內緩解,疼痛緩解率為92%,全部病例在服用400g后,用胃鏡復查愈合率達87%(45例),顯效率達6% (3例)。總有效率為93%。除個別患者出現水鈉潴留浮腫或低血鉀癥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4)。 4.治療腓腸肌痙攣 甘草流浸膏成人10—15ml,日服3次。經治254例,顯著療效241例,占94.8%。療程最短3日,最長6日[5)。 5.治療瘧疾 將生甘草、生甘遂各l0g共碾為極細末,裝瓶備用。每于瘧發前2—3小時,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再取上藥末0.5g放入神闕穴中央(忌內服),外用膠布固定,瘧止后3日,去藥粉、膠布。共治療864例,治療前查血均有瘧原蟲,經1—3日治療后復查,832例 瘧原蟲轉為陰性,治愈率占96.4%。其中貼藥1日治愈420人,貼藥2日治愈161人,貼藥3日治愈251人。32人因中斷治療未效[6)。 6.治療痤瘡 口服甘草鋅膠囊,每次1—2粒(每粒0.25g,含鋅5%),每日,3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60例,經1—2個療程治療,治愈17例,顯效21例,好轉1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5%。僅發現2例病人在服藥期間出現眼瞼、顏面和足踝部輕度浮腫,停藥后癥狀自動 消失,肝功能、血、尿常規均正常[7)。 7.治療皮膚潰瘍 將患處清腐消毒后,將甘草鋅粉均勻撒于創面,用依沙吖啶(利凡諾)或紫草油紗布毒包扎,隔日換藥1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67例;經1—2療程治療,痊愈61例,占91.0%;顯效3例:占4.5%;有效1例,占1.5%;無效2例,占3.0%。總有效率97.0%。其機制可能是甘草次酸的抗炎作用和對潰瘍面的保護作用。除用后有暫時性局部瘙癢外,未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8)。 8.治療冷傷 取甘草、芫花各9g,加水2000ml煎后洗冷傷處,每日3次(每劑可洗3—5次),有破潰及壞死之創面洗后用黃連紗條換藥。治療手、足冷傷真 76例,經用1—3劑后,58例痊愈,其余結果不明。本療法對單純紅腫者最佳,半數以上用藥1劑浴洗3—5次即愈。對紅腫 加皮膚壞死的創面,洗后腫痛消失,繼之壞死組織脫落,創面呈現新鮮肉芽組織,用黃連紗條換藥后創面即迅速愈合。對凍裂創面療效 稍遜,但經幾次洗浴后可使患部由干燥發硬變為滑潤柔軟而漸痊愈;對Ⅲ度冷傷組織壞死者,洗后可使疼痛迅速消失,壞死組織分離, 有利于早期外科治療[9)。 9.治療室性過早搏動 炙甘草30g,澤瀉30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治療23例,結果經服藥3-12劑,全部病例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 10.治療低血壓 甘草6-12g,五味子6-12g,茯苓15g。每日1劑,分2次煎服,或泡茶飲服。治療42例,結果一般服藥3-10劑,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 11.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甘草12-20g,水煎,早晚2次分服。10-52日為一療程。治療22例,結果顯效8例,良好8例,進步2例,總有效率為81.8%。甘草25-3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治療8例,結果顯效3例,有效4例,進步1例,總有效率為100%。 12.治療過敏性紫癜 甘草30g,水煎2次,混合分2次口服。治療5例,結果平均6.2日治愈,未見復發。 13.治療陽痿 甘草研粗末,每日20-40g,開水泡飲。10日為一療程,用藥1-3療程。同時配合做提肛運動,每日2-3次,每次練20-30下。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合并陽痿22例,結果治愈9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40.9%。 14.治療垂體機能減退 甘草15-30g,人參6g,嚴重畏寒者加服附子9g(先煎)。文火煎,每劑煎3次,每次200-300ml,每日1劑。2-6個月為一療程。治療時要配合少量輸血、能量合劑靜脈滴注,后期可用1、2周期。治療9例,結果治愈4例,基本治愈5例,總有效率為 100%。 15.治療急性乳腺炎 甘草30g,赤勺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3劑。治療27例,療效顯著。 16.治療手足皸裂 甘草50g,浸泡于75%乙醇200ml中24小時,取浸液與甘油200ml混勻。同時洗凈患處,蘸藥涂于患處,每日3次,一般7-10日可愈。治療100余例,結果在隨訪的50例中,特效36例,顯效11例。 17.治療燒傷 甘草研極細末,加麻油調成軟膏,以100℃流動蒸汽30分鐘滅菌后儲存備用。同時以上藥敷患處。治療小面積燒傷18例,結果均痊愈。 18.治療接觸性皮炎 2%甘草煎液,局部濕敷,每次15-20分鐘,每1-2小時1次。治療12例,結果一般服藥后1-4日即紅腫消退,滲液停止。(9-18條引自《現代中藥臨床研究》330)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