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重啟” 防控不松勁 祿口實行疫情防控過渡期管理 ![]() 鐘村社區桂花苑居民在做好防護、不聚集的基礎上下樓散步。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 地鐵1號線竹山路站入口處,工作人員嚴格查驗健康碼、檢測體溫。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
8月20日,祿口街道首批集中隔離人員陸續返回。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疫情風險等級從中風險調整為低風險的第二天,祿口街道接連傳出生活“重啟”的好消息:居民在做好防護、不聚集的基礎上,可以下樓透氣;每天每戶1人可外出1次;首批集中隔離人員也陸續返回。
昔日熟悉的祿口,正在慢慢回歸。
不出小區,居民下樓活動
祿口街道疫情風險等級從中風險調整為低風險后,小區居民在做好防護、不出小區、不聚集的情況下,可以下樓活動。悶了30天,大家的美麗心情都寫在了臉上,但接受采訪的居民也表示,將嚴格遵守防控規定:戴口罩、不聚集,且保持1米社交距離。
記者昨天探訪鐘村社區桂花苑、招商依云郡小區、百麗明珠花園等小區時,發現上述小區均有居民下樓活動。
鐘村社區桂花苑居民金秋帶著女兒下樓散步,口罩下滿是掩飾不住的笑意。金秋告訴記者,居家隔離的30天里,她和女兒畫畫、唱歌、健身,平時做做菜,保持好心情。但是由于時間太久,女兒悶壞了。聽說能下樓透透氣,女兒第一時間拉著她下樓散步:“這段時間里,感謝黨和政府保障生活物資,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大家辛苦了!”
在陶東社區百合苑,居民徐女士駕駛機動車在小區內低速“遛彎”。原來,她居家的這段時間內,愛車一直沒動過。擔心車子蓄電池缺電,徐女士趕緊趁下樓活動的機會,為愛車挪個窩、充充電。
每天每戶1人可外出1次
19日,祿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發布《關于祿口街道實行疫情防控過渡期管理的通知》,嚴格執行“只進不出”要求,繼續保留祿口街道外圍卡點(與相鄰區、街道交界處),撤銷部分內部卡點,村(社區)、 小區、路段主要卡口繼續保留。各小區(自然村)僅設置1個出入口,出入小區(自然村)須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原則上非本小區(自然村)常住居民不得進入。
祿口地區以外人員可有序返回祿口街道,進入祿口街道后只進不出,須服從過渡期管理,交通卡口須嚴格落實測溫、驗碼、戴口罩、登記等措施。
針對未出現過病例的小區(自然村)實行出入證管理,每戶每天只能派1人外出1次購置生活物資。部分居民在社區發放辦理臨時出入證后,前往超市購物。
昨天下午,茅亭社區、群力社區、陶東社區等均已制作了人員臨時出入證,每個家庭1張證件,每戶每天允許1人外出采購物資1次。
昨天下午,陶東社區志愿者余娟上門為居民發放臨時出入證。每次發放時,她都不忘提醒居民,出入證允許外出時間為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1:30至4:30,外出人員須在小區門口登記。
拿到出入證,居民史學海連說了3句“高興”:“一個月沒出門啦,現在就想出門逛逛、散散步,緩解下心情。”
集中隔離人員陸續返回
昨天上午10:30,一輛轉運公交車進入機場高速祿口收費站,司機介紹,車上乘客都是此前集中隔離人員。
群力社區居民解琴正是此次返回的集中隔離人員之一。據她介紹,她是首批集中隔離人員,19日,工作人員通知她,可以解除隔離,回到祿口的家。“聽說可以回家了,我的心情特別激動!”解琴說,丈夫和兒子在家中等她,聽說一家人能夠團聚,他們也很高興。
在卡口處,執勤人員對公交車進行消毒后放行。隨后,馬鋪村等地的集中隔離人員也陸續乘車返回。
記者從祿口當地獲悉,不少社區都接到了電話通知,首批集中隔離人員已滿期限,將分批返回祿口。
根據祿口前方指揮部通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滿21天后,閉環轉運至住所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嚴格執行足不出戶。居家隔離和健康監測人員未滿28天的,繼續實行足不出戶。外地滯留人員符合政策規定的可申請返回。
本組撰稿 南報融媒體特派記者 周愛明 董家訓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