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部署科研攻關 廣州科技戰“疫”成果豐碩 抗體檢測10分鐘出結果 ![]() 廣州多家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在戰“疫”中各顯神通,有的機構新型冠狀病毒單日檢測能力可達7萬例,有的機構研發的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10分鐘可以出結果。圖為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的實驗室。 2月22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廣州市科技戰“疫”新聞通氣會,通報廣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工作的措施和效果。 和疫情較量是沒有硝煙的戰爭,科技便是打贏這場戰爭的武器。因為科技戰線的優異表現,廣州在疫情防控中的屢次重磅亮劍,展現了這座城市澎湃的科技力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方晴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頂級科學家一線“掛帥” 廣州市科技部門采用了省市區聯動“一盤棋”推進科研攻關的機制,這凝聚了科技力量,也保障了科研活動。 1月23日,省市聯動圍繞重癥新冠肺炎臨床救治、院感綜合防控、致病機理、藥物研制等方面,啟動科研攻關應急立項,并于當天開始組織實施第一批6個項目,支持經費1300萬元。在省市聯動開展應急攻關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實際采取市區聯動方式,重點支持項目38項,主要包括檢測技術及試劑、疫苗研制、特效藥物等方面,支持經費2850萬元。 在鐘南山院士等頂級科學家領銜下,廣州一批高水平科研機構和醫院充分發揮“尖刀”作用,取得重大科研攻關突破,為“戰疫”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鐘南山院士始終奮戰在戰“疫”第一線,在他的指導下, 2月5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在P3實驗室分離出廣州第一例病毒毒株。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在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活的冠狀病毒。 作為中科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小組組長,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主任徐濤院士組織實驗室圍繞快速檢測、治療、疫苗等三個方向部署應急專項。其中,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了磷酸氯喹“老藥新用”臨床試用,目前磷酸氯喹納入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 國家重點實驗室拿出“獨門絕技” 國家級、省級大院大所的集聚是廣州的科技硬實力,在這個基礎上,廣州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0家,占全省69%。其中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抗擊疫情中的一支勁旅,鐘南山院士是該實驗室的首任主任。 承擔了大量核酸檢測任務,分離出廣州第一例病毒毒株、派出3批次醫護人員前往武漢支持救治工作……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救治病人,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拿出了“獨門絕技”。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說,他們在廣醫一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三線作戰,還承擔科研任務。戰線長、任務重,但取得不錯的效果。 據他介紹,非典后,他們對病房改造升級,還根據重癥監護需要,深入開展研究。“比如陳榮昌教授從事呼吸力學研究,黎毅敏教授對呼吸機模式進行研究,所以救治重癥病人,我們同樣是熟門熟路。” 他說。 定點收治醫院研制“肺炎1號”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張復春介紹,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抗擊疫情的主陣地,收治病人占廣州地區90%。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作為廣東省、廣州市定點收治醫院,截至2020年2月21日累計收治確診病例295余例,其中重癥44例,危重癥14例,治愈出院147例,無死亡病例。 張復春介紹,在科研攻關方面,該院開展了五方面內容: 一是初步總結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以及隔離防護和重癥救治的經驗。該院守住了“患者零死亡”和“醫務人員零感染”兩條底線,“這創造了廣州經驗”。 二是成功研制了“肺炎1號”,該方在治療輕型新冠肺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肺炎1號’能夠改善臨床癥狀,特別在沒有特效抗病毒療法的情況下,中西醫治療特別中藥的應用受到患者的歡迎。” 張復春說。據悉,“肺炎1號”不僅在廣東省,在湖北武漢等地也進行了推廣使用。 三是開展“阿比多爾與克力芝治療新冠肺炎隨機對照研究”。目前,阿比多爾組入組20例,病毒持續時間4.5天,好轉率100% ;克力芝組入組24例,病毒持續時間 7.6天,好轉率75%,轉重率25% 。初步結果顯示阿比多爾療效好于克力芝。 四是與中科院廣州健康研究院李尹雄教授聯合開展科研攻關,用前列腺素生成酶抑制劑“西樂葆”治療新冠肺炎。目前西樂葆共入組32例,臨床分型26例普通型,6例重型。完成治療后30例好轉,用藥時間5天多,從發病到核酸轉陰時間平均11.5天。初步顯示,作為抗炎治療的老藥,西樂葆在配合治療上起到一定效果。 五是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以及部分省市課題,包括近日應急攻關的部分課題。 科創企業攻關快速檢測顯神通 抗擊疫情如救水火,科技需要快速派上用場,發揮威力。作為技術轉換最靈活的單位,廣州的科創企業組成了“抗疫軍團”,在疫情中展現了辦大事的能力。 “檢測在疫情中是首要工作,在醫院檢測能力難以負荷的情況,第三方的檢測力量能發揮很大作用。”金域醫學高級副總裁汪令來說,金域醫學積極承接包括雷神山醫院、武漢、湖北等關鍵區域的核酸病毒檢測重任,目前已在包括湖北、廣東等全國19個省區市陸續開展抗擊疫情,投入人員超過1000人,全集團核酸單日檢測能力可達7萬例。 2月19日,9個檢測試劑作為優先支持項目進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道,廣州獨占三席,其中萬孚生物承擔了2個。這兩個項目分別為“適宜于疫情現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以及“基于熒光微球/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 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康可人表示,這兩個快速檢測試劑,15分鐘內肉眼快速判別結果、無需專業人士操作、無需特殊配套儀器、無需冷鏈儲運,為現場篩查,提供更便捷的快速檢測手段,可廣泛應用于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排查和預檢分診。 達安基因研制出全國首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超快速檢測試劑盒,截至2月20日累計發貨量328萬人份,供應武漢25萬人份,庫存45萬人份,庫存原料200萬人份。達瑞生物研發的新冠肺炎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檢測速度快,10分鐘內出結果。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