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重慶市衛生局召開公立中醫醫院改革暨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會上,副局長方明金作了《關于公立醫院改革的初步研究》的報告,從公立醫院改革的提出、公立醫院改革的主要內容、公立醫院改革的新動向、公立醫院改革的若干理論問題、以中醫理論破解公立醫院改革難題和院長如何應對公立醫院改革等六個方面分析了公立醫院改革給中醫醫院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對中醫醫院提出相關要求。 報告運用中醫理論系統分析了目前公立醫院存在的問題,根據部分醫院基礎條件差,看病難、看病貴等主要表現,把公立醫院問題歸納為發展滯后、體制機制、管理落后和混合型四種證型,指出投入不足,補償、支付、分配、監管機制不暢為主要“病因病機”,治療原則施以“平衡陰陽”,實現政府管理和市場調節動態平衡,要正確處理患者、醫院、藥企、政府、醫保“五行”相生關系,標本兼治,加強公益性、降低市場性,并根據各單位情況選擇改革突破口。報告讓院長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在公立醫院改革中的定位,理清了下一步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思路。 同時,會議總結了全市中醫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情況,全市有17所二甲以上中醫醫院與20所發展中的中醫醫院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支援雙方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強化保障措施,全力推動項目實施。一年來,對口支援工作幫助受援單位提高管理能力、培養?迫瞬,創建了一批中醫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專科;為農村基層群眾提供診療服務2.6萬人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3716人次,免費接收基層衛生人員到醫院進修培訓192人次,幫助開展中醫藥等適宜技術服務項目93項。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提高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使一些疑難病癥在當地得到有效診治,減輕了基層群眾就醫負擔,增進了中醫醫院間交流,鍛煉了隊伍。 全市縣級以上中醫醫院院長等54人參加了會議。市中醫院、市中醫骨科醫院、江北區中醫院、墊江縣中醫院及梁平縣中醫院分別就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情況、公立醫院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結構、雙向轉診及臨床路徑工作實踐、醫改促進三甲醫院創建等內容進行了交流發言。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