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獨家對話中科院院士徐濤: 與時間賽跑是藥品研發關鍵 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已部署8個緊急攻關項目 ![]() 實驗室優勢力量正進行聯合科技攻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在廣東,一批科研機構已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1月27日,記者走訪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獨家專訪該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等專家。徐濤表示,實驗室已部署8個緊急攻關項目,涉及快速檢測、疫苗開發、藥物篩選研發、致病機理分析與治療方案優化等,其中快速檢測項目目前已將確診時間壓縮到30分鐘。“與時間賽跑,是藥品篩選研發的關鍵。” “老藥”如能“新用”效率最高 1月23日,曾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表示,一款艾滋病治療藥物對其很有效。 1月25日,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研究團隊稱發現一批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治療潛力的老藥和中藥,其中包括12種抗HIV藥物。 一位病毒學專家告訴記者,在應急防控疫情中,“老藥”在新的領域、新的疾病上得到“新用”,被驗證擁有足夠的科學支持,對病人來說效率是最高的。“老藥”是指經國家藥物監管部門批準的藥品以及中藥,“新用”則要求建立對“老藥”的快速評價機制,從中篩選對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有效果的藥物。 篩選模型的建立,需要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細胞模型,以及P3級以上的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制約。廣州有兩個P3實驗室,一個在廣東省疾控中心,一個在海關。 在本地分離出可供實驗室培養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后,感染細胞模型也可以快速建立起來,然后在P3實驗室開始藥品篩選工作。 新技術試劑盒可30分鐘內確診感染情況 徐濤告訴記者,除篩選有效的治療藥物,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還在進行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項重點工作是快速檢測。“針對疫情現狀,能快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盒是社會特別急需的。”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是基于熒光RT-PCR的測試技術,而該實驗室基于一種新的恒溫檢測技術,正開發一種能做即時檢測的方法。使用“咽拭子”,該技術只需要簡易儀器即可在30分鐘確定測試對象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對檢測環境的要求也有望大幅降低。但目前對試劑盒的批量上市時間表,徐濤坦言很難確定,他相信非常時期審批程序會加快,但工廠產能、原材料供給、運輸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批量上市的時間。 第二項重點工作是疫苗開發。記者留意到,1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已啟動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現已成功分離病毒,正在進行種子毒株和藥物篩選工作。1月27日,廣東省疾控中心也成功分離到廣東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徐濤表示,疫苗開發有多條比較成熟的路線,多個科研機構都在爭分奪秒全力攻關。第三項重點工作是通過對臨床的病人分析,找到致病機制,以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可能一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體內發生的炎癥風暴,引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造成嚴重后果。我們就要分析為什么它會出現這種情況?其致病的機理是什么?如何在治療方案上進行優化。” 27日,徐濤院士主持了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新型冠狀病毒緊急攻關項目研討及部署會議,會議明確了以上工作重點,并初步篩選了8個擬部署的緊急攻關項目,現已組織實驗室優勢力量進行聯合科技攻關。實際上,記者了解到,該實驗室不少科研人員春節期間并未休息,早已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