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長假期,許多家長都正考慮帶子女到外地旅游或進行海外升學計劃。在作出出行或升學安排時,除了要關注目的地的選擇外,當地流行的傳染疾病狀況也不容忽視。以熱門升學目的地英國為例,當地在疫情后,血清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紐西蘭、澳洲等多個升學熱點,亦正流行血清B型腦膜炎雙球菌。同時,近年港人北上消費及旅游的情況持續,中國內地的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數據亦值得家長關注,有數據顯示,今年一月的感染個案較去年同期激增近三倍。
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至10天,一般為3至4天。在一般人士中,大約有一至兩成人屬于無癥狀帶菌者,而且大部份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是由A,B,C,W,Y血清型所引起。 為了了解香港家長對腦膜炎雙球菌的認知及預防意識,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早前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對象為有意送子女到海外升學的家長,一共有110則有效回應。調查發現,最多家長擔心子女在外地遇到健康問題,但在安排留學準備時,最多家長認為「為子女安排接種不同疫苗」最不重要。
對此,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表示,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是由于細菌進入中樞神經,突破血腦屏障,包圍腦部或脊髓的內膜所引起,占整體病例大約四至五成。另外一種為腦膜炎雙球菌血癥,細菌直接入侵血液,占整體病例大約兩至三成。預防腦膜炎最有效的手段的是接種疫苗。 同時,調查發現顯示,家長對腦膜炎雙球菌存有三大認知謬誤,包括:低估腦膜炎雙球菌的威脅性、低估腦膜炎雙球菌的復發風險以及不清楚目前有疫苗可以預防腦膜炎雙球菌。 針對威脅性,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執行委員及候任主席、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亞洲區代表關日華醫生表示,腦膜炎雙球菌入侵其他身體器官后,可能會引發并發癥,包括腦膜炎雙球菌血癥、流行性腦膜炎、心肌炎、關節炎、肺炎以及眼內炎等等。而且有大約兩成患者康復后會出現后遺癥,包括神經系統受損、聽覺受損、視力受損、慢性疼痛、皮膚出現疤痕,甚至需要植皮、截肢等。盡管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在嬰兒中的發病率最高,但當中涉及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的個案亦不少,而且部分在感染后24小時內死亡。因此,絕對不能輕視腦膜炎雙球菌的威脅性。 至于復發風險方面,關醫生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有少部分曾感染腦膜炎球菌人士在康復后,有機會再次受到感染;故建議所有青少年及進入青春期前的兒童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而在個別情況下,成人也應該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