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外用藥 >

木槿皮

時間:2020-03-02 04:11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木槿皮 【拉丁文】 Cortex Hibisci Syriaci 【異名】 槿皮(《救急方》),川槿皮(《養生經驗合集》),橺樹皮、白槿皮(《江蘇省植物藥材志》),蘆樹皮、槿樹皮、碗蓋花皮(《中國經濟植物志》)。原植物木槿(《爾雅》)又名:舜(《詩經》),
【標題】
木槿皮
【拉丁文】
  Cortex Hibisci Syriaci
【異名】
  槿皮(《救急方》),川槿皮(《養生經驗合集》),橺樹皮、白槿皮(《江蘇省植物藥材志》),蘆樹皮、槿樹皮、碗蓋花皮(《中國經濟植物志》)。原植物木槿(《爾雅》)又名:舜(《詩經》),朝菌(《莊子》),椴、櫬(《爾雅》),日及(《爾雅》郭璞注),藩籬草(《化齋直指方》),木棉、桐樹(《中國樹木分類學》),平條樹(《江蘇植物藥材志》),芙蓉樹、槿樹(《中國經濟植物志》),金樹扭、菜園籬、槿頭樹、幢籬、萬年籬、紅花槿(《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木桂花樹、巴壁樹、扦刺樹、菜花樹(《湖南藥物志》),籬沿樹、清明籬(江西《草藥手冊》),白布縫、白水錦(《福建藥物志》),水錦花、白水錦花(《臺灣藥用植物志》)。
【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微寒。歸大腸、肝、脾經。
【功效】
  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藥用】
  為錦葵科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的莖皮或根皮。
【應用】
  主治濕熱瀉痢,腸風瀉血,脫肛,痔瘡,赤白帶下,陰道滴蟲,皮膚疥癬,陰囊濕疹。
【注意】
  無濕熱者慎服。
【用法用量】
  3.00 - 9.00 g
【形態】
  落葉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線形,長約6mm,疏被柔毛;葉片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cm,寬2~4cm,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紊谥Χ巳~腋間,花梗長4~14mm,被星狀短絨毛;小苞片6~8,線形,長6~15mm,寬1~2mm,密被星狀疏絨毛;花萼鐘形,長14~20mm,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鐘形,淡紫色,直徑5~6cm,花瓣倒卵形,長3.5~4.5cm,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雄蕊柱長約3cm;花柱枝無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mm,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色長柔毛;ㄆ7~10月。
  原產于我國中部各地。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臺灣等地,均有栽培。
【產地】
  全國各地均產,主產四川。多自產自銷。
【品種考證】
  木槿,始載于《本草拾遺》。《本草衍義》謂:“木槿如小葵,花淡紅色,五葉成一花,朝開暮斂……湖南人家多種植為籬障。”李時珍謂:“木槿皮及花,并滑如葵花……色如紫荊……川中來者,氣厚力優,故尤有效。”“今瘍醫用皮治瘡癬,多取川中來者,厚而紅色。”以上所述特征與本種相符。
【商品規格】
  川槿皮:產于四川者。
  木槿皮:各地所產木槿皮的統稱,以片大整勻、肉厚干燥者為佳。
【化學成分】
  根皮含鞣質、粘液質。含壬二酸、辛二酸、二十八醇-l、β-谷甾醇、二十二碳二醇、白樺脂酸、古柯三醇等。
【采收加工】
  莖皮于4~5月剝取,曬干。根皮于秋末挖取根,剝取根皮,曬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絲,干燥。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附方】
  1.治一切頑癬 ①川槿皮三錢,大班蝥七個,或小用十個(去頭足),巴豆五個(去油)。共為細末,一處用釅醋調搽,稍時作痛起泡,泡落即愈。(《魯府禁方》川槿散)②川槿皮二錢,輕粉五分,斑蝥七個,大楓子七個。河、井水共一鐘,煎一半,露一宿,筆蘸涂之。(《外科正宗》頑癬方)③木槿皮60g,米醋120ml。浸汁外涂,每日數次。(《安徽中草藥》)
  2.治牛皮癬 川槿皮一兩,大風子仁十五個,半夏五錢。河、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入輕粉一錢于水中,用禿筆掃涂,有臭涎出方妙,但忌洗澡,能于夏月治之尤效。(《串雅內編》)
  3.治腳癬 木槿皮60g,75%乙醇60ml。浸泡2d后,外擦患處。(《安徽中草藥》)
  4.治赤白帶下 槿根皮二兩(切),以白酒一碗半,配一碗,空心服之。(《纂要奇方》)
  5.治大腸脫肛 槿皮或葉煎湯熏洗,后以白礬、五倍末敷之。(《救急方》)
【圖片】
  木槿皮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