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丁香《青陽客! 【名稱】 丁香 【拉丁文】 Flos Syzygii Aromatici 【異名】 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瘦香嬌(侯寧極《藥譜》),雄丁香(《本草蒙簽》),公丁香(《本草原始》),如宇香、索瞿香、百里馨(《新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 【藥用】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L.)Merr. et Perry [Eugenia aromaticea Kuntze;E. caryophyllata Thunb.] 的花蕾。 【應用】 用于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瀉。丁香辛溫芳香,能溫中降逆,散寒止痛,為治療胃寒呃逆、嘔吐之要藥。治虛寒呃逆,常與柿蒂、人參、生姜配伍,如《癥因脈冶》丁香柿蒂湯。治胃寒停飲嘔吐,又常配半夏以化飲降逆止嘔。治脾胃虛寒,吐瀉食少,常配砂仁、白術,以溫中健脾。寒濕傷中,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致上吐下瀉,見心腹冷痛,面青肢冷,可配良姜、肉桂、胡椒,加強溫里散寒止痛之功。 用于腎陽不足所致陽痿,精冷,腰膝酸冷。用丁香又能入腎助陽,可用附子、肉桂、巴戟天等同用。 此外,本品與肉桂研粉置膏藥中貼患處,有溫通經絡、活血消腫作用,可治陰證腫瘍及腹中冷痛。 【注意】 熱病及陰虛內熱者禁服。 【用法用量】 2.00 - 5.00 g 【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10m。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ǚ枷,組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萼肥厚,綠色后變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狀,4裂;雄蕊多數,花藥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我國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原產馬來群島及非洲。 【產地】 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東非沿岸國家。以桑給巴爾產量最大,質量佳。現我國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銷全國。 【品種考證】 丁香始載于《藥性論》。《開寶本草》云:“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余,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凋……子如釘,長三四分,紫色。”《本草圖經》云:“丁香出交、廣、南番,今惟廣州有之,木類桂,高丈余,葉似櫟,凌冬不凋,花圓細,黃色,其子出枝蕊上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二八月采子及根。”按上述描述說明丁香是一種外來藥,古今來源一致,即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 (L.)Merr. et Perry。 【化學成分】 花蕾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芐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芐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蘭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ㄖ羞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 【藥理作用】 1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1)對胃液分泌的影響 給犬胃內灌注10%丁香浸出液后,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力均有顯著的增加。在灌注后3h內.總酸排出量平均為對照實驗的6倍;在同一期間,每30mm胃蛋白隨的平均活力比灌注前升高26.9%。靜注阿托品可使丁香浸出液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受到明顯的抑制,推測丁香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似與膽堿能神經參于有關。 (2)對實驗性胃潰瘍的影響 丁香水提取物10g/kg及20g/kg灌胃對小鼠水浸應激潰瘍;醚提取物0.3m1/kg對消炎痛誘發潰瘍;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對0.6mol/kg鹽酸所致胃粘膜損傷.均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丁香對胃粘膜損傷的保護不僅可能有神經、體液的因素,還可能通過影響胃粘膜前列腺素系統而發揮細胞保護作用。(3)止瀉作用 丁香醚提取物(1.5%)0.3ml/kg灌胃,對蓖麻油引起的小腸性腹瀉,水提取初對番瀉葉引起的大腸性腹瀉均有抑制作用,但對正常動物胃腸運動無改變。提示其對功能失調的腸活動有調整作用,且止瀉成分不同,分別存在于醚、水部位。 (4)利膽作用 經十二指腸灌注丁香醚提取物0.08m1/kg及0.15ml/kg可明顯促進麻醉大鼠膽汁分泌,作用維持2h。 2.鎮痛作用 丁香醚提取物0.3ml/kg及水提取物10g/kg.20g/kg灌胃均可顯著延長小鼠熱板法痛覺反應潛伏期,也可顯著減少小鼠因化學刺激引起的扭體反應次數。丁香水煎劑有相同的鎮痛作用。 3.抗缺氧作用 丁香水提取物10g(生藥)/kg灌胃,能延長斷頭小鼠張口動作時間、氰化鉀(KCN)中毒小鼠存活時間和常壓密閉缺氧存活時間、但不延長亞硝酸鈉(NaNO2)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而醚提取物0.15ml/kg及0.30m1/kg能延長亞硝酸鈉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有報道,丁香水提取能抑制腦膽堿酯酶活性,可能是其抗缺氧機制。 4.抗凝血作用 丁香水提取物10g/kg及20g/kg及丁香油0.075ml/kg,0.15ml/kg對電刺激大鼠動脈血管所致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體外血小板聚集實驗,丁香水提取物對ADP和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亦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別為73.4%,69.7%。丁香水提取物10g/kg能顯著的縮短大鼠凝血酶原消耗時間.20g/kg對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醇時間、v因子均明顯延長。丁香油0.075ml/kg對血漿凝原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消耗時間、凝血酶時間均有不同程度地延長。丁香的抗凝作用可能與血小板有關。 5.抗突變作用 丁香熱水提取物及水溶性組分,對誘變劑(Trg-P-2),具有代謝活化的抑制及代謝活化Trg-P-2的失活的雙重作用。醚可溶組分、丁香酚、乙酰丁香酚、異丁香粉可抑制Trg-P-2代謝活化,但未見對代謝活化Trp-P-2有失活作用。除去鞣質后的可溶組分對代謝活化不呈抑制作用,對代謝活化TrP-P-2的失活作用亦小。此試樣不具抗誘變性。上述情況提示,丁香熱水提取物對誘變的抑制效果.可能是由于鞣質、丁香酚等對代謝活化的抑制作用反鞣質對代謝活化Trp—P-2的失活作用所引起。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