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柄馬勃 【拼音】 Bǐnɡ Mǎ Bó 【拉丁文】 Podaxis pistillaris (L.ex Pers.) Fr. 【性味】 辛;性平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功效】 清肺;利咽;消腫;止血。主喉炎;扁桃體炎;外傷出血 【藥用】 為軸灰包科真菌軸灰包的子實(shí)體。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形態(tài)】 菌體高13-22cm,包被長橢圓形,直徑(3-10)cm×(1.5-2.5)cm,初白色,后黃褐色,表面有覆瓦狀鱗片,孢體成熟后為成團(tuán)的紅褐色粉末,內(nèi)含孢子和孢絲。柄中生,成等粗圓柱形,基部微膨大,色澤與包被同。孢子近球形、卵圓形,淡褐色,壁光滑,(9-20)μm×(9-16)μm。孢絲圓柱形或扁平帶狀,透明,或微具褐色,直徑3.5-6.5μm。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砂土地表。初埋于地表下,后破土而出。夏、秋季可見。 【產(chǎn)地】 分布于廣東、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去泥砂雜質(zhì),曬干。 【性狀】 1.性狀鑒別 子實(shí)體長13-22cm。包被圓筒形或長橢圓形,長徑3-10cm,短徑1.5-2.5cm,白色至淺黃褐色,表面有易脫落的鱗片。菌柄圓柱形,直徑約1cm,向上延伸至包被頂端而成中軸,基部有一團(tuán)菌絲。孢體黃色或暗紅褐色。 2.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 青黃色至暗紅褐色。孢絲圓柱形或扁平帶狀,透明無色或紅褐色,孢子類球形、卵圓形或長方形,(9-20)μm×(9-16.5)μm,淺青黃色、褐色或紅褐色。 【附方】 因狀如馬勃而有長柄,故名。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