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絲瓜絡 【拼音】 Sigualuo 【概述】 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果皮變黃、內部干枯時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凈,曬干,除去種子。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肺、胃、肝經。 【功效】 祛風,通絡,活血。 【應用】 1.風濕痹證。本品善祛風通絡,唯藥力平和,多入復方中應用。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肢體麻痹,常與秦艽、防風、當歸、雞血藤等配伍。 2.胸脅脹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絡,常用于氣血瘀滯之胸脅脹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蔞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癰。本品體輕通利,善通乳絡,治產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與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豬蹄等同用;治乳癰腫痛,每與蒲公英、浙貝母、瓜蔞、青皮等配伍。 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損傷、胸痹等。 【用法用量】 煎服,4.5~9g。外用,適量。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2.藥理作用:絲瓜絡水煎劑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和抗炎作用。 3.臨床研究: 絲瓜絡內服與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有明顯效果。又有報道:將絲瓜絡糊劑涂于患處,治療眼部帶狀皰疹62例,痊愈58例(眼科新進展,1991,2:35);絲瓜絡、夏枯草各30g,甘草10g,水煎服,治療甲狀腺腺瘤30例,痊愈21例,好轉6例(湖南中醫雜志,1986,1:13);絲瓜絡20g,桑皮30g,杏仁15g,鮮豆漿1碗,煎沸后加白開水1碗,1次頓服,對哮喘、支氣管炎等咳喘療效達90%以上(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4,5:258)。另治子宮脫垂、冠心病心絞痛有效。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能通人脈絡臟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治諸血病。” 2.《本草再新》:“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 【附注】 粵絲瓜L.acutangula (L.) Roxb.的成熟果實亦作絲瓜絡使用。 【圖片】 絲瓜 ![]() 絲瓜《本草圖苑》 ![]() 絲瓜《本草綱目》 ![]() 絲瓜絡 ![]() 藥材絲瓜絡 ![]()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