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紫貝齒 【拼音】 Zibeichi 【概述】 為寶貝科動物蛇首眼球貝Erosaria caputserpentis (L.)、山貓寶貝Cypraea lynx (L.) 或綬貝Mauritia arabica (L.) 等的貝殼。主產于海南省、廣東、福建、臺灣等地。5~7月間捕捉,除去貝肉,洗凈,曬干。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或研成細粉。 【性味歸經】 咸,平。歸肝經。 【功效】 平肝潛陽,鎮驚安神,清肝明目。 【應用】 1.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味咸性平,主入肝經,具有顯著的平肝潛陽作用,多與石決明、牡蠣、磁石等鎮潛肝陽藥同用,以增強平肝潛陽之力。 2.驚悸失眠。本品質重,具有鎮驚安神之效。適用于肝陽上擾,心陽躁動之驚悸心煩,失眠,多夢者,每與龍骨、磁石、酸棗仁等安神藥同用,共收安神、平肝之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高熱,抽搐者,可與羚羊角、珍珠母、鉤藤等清熱、息風止痙藥物配伍。 3.目赤翳障,目昏眼花。本品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視物昏花等癥,可與菊花、蟬蛻、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藥物配伍。 【注意】 脾胃虛弱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宜打碎先煎,或研末入丸、散劑。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碳酸鈣、有機質、及少量鎂、鐵、硅酸鹽、磷酸鹽、硫酸鹽和氧化物。尚含鋅、錳、銅、鉻、鍶等微量元素及多種氨基酸。 2.藥理作用:紫貝齒的系統藥理研究未見報道。 【參考文獻】 1.《新修本草》:“明目,去熱毒。” 2.《本草綱目》:“治小兒斑疹,目翳。” 3.《飲片新參》:“清心,平肝安神,治驚惕不眠。” 【圖片】 河紋授貝 ![]() 紫貝齒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