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墨旱蓮《中國藥典》 【名稱】 墨旱蓮 【拼音】 Mohanlian 【英文】 HERBA ECLIPTAE 【概述】 本品為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開時采割,曬干。 【性味歸經(jīng)】 甘、酸,寒。歸腎、肝經(jīng)。 【應(yīng)用】 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于牙齒松動,須發(fā)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鮮品適量。 【理化鑒別】 (1) 取本品,浸水后,搓其莖葉,顯墨綠色。 (2) 本品葉的表面觀:非腺毛多為3 細胞,長260~700μm,基部細胞稍膨大,中部細胞較長,壁增厚,有明顯疣狀突起,頂端細胞急尖而短,近三角形。氣孔不定式,副 衛(wèi)細胞3~4個。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浸泡2小時,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墨旱蓮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 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 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 (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熒光斑點。 【炮制】 除去雜質(zhì),略洗,切段,曬干。 【性狀】 本品全體被白色茸毛。莖呈圓柱形,有縱棱,直徑2~5mm;表面綠褐色或墨綠色。葉對生,近無柄,葉片皺縮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披針形,全緣或 具淺齒,墨綠色。頭狀花序直徑2~6mm。瘦果橢圓形而扁,長2~3mm,棕色或淺褐色。 氣微,味微咸。 【圖片】 藥材墨旱蓮 藥材墨旱蓮表面觀 醫(yī)藥網(wǎng)【錄自】 《中國藥典》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