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黃精《中國藥典》 【名稱】 黃精 【拼音】 Huangjing 【英文】 RHIZOMA POLYGONATI 【概述】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莖。按形狀不同, 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 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干燥。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肺、腎經。 【應用】 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用法用量】 9~15g。 【理化鑒別】 本品橫切面:大黃精 表皮細胞外壁較厚。薄壁組織間散有多數大的黏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維管束散列,大多為周木型。 雞頭黃精、姜形黃精 維管束多為外韌型。 【炮制】 黃精 除去雜質,洗凈,略潤,切厚片,干燥。 酒黃精 取凈黃精,照酒燉法或酒蒸法(附錄Ⅱ D)燉透或蒸透,稍晾,切厚片,干燥。 每100kg黃精 ,用黃酒20kg。 【性狀】 大黃精 呈肥厚肉質的結節塊狀,結節長可達10cm以上,寬3~6cm,厚2~3cm。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具環節,有皺紋及須根痕,結節上側莖痕呈圓盤狀,圓 周凹入,中部突出。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淡黃色至黃棕色。氣微,味甜, 嚼之有黏性。 雞頭黃精 呈結節狀彎柱形,長3~10cm,直徑0.5~1.5cm。結節長2~4cm,略呈圓錐形,常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半透明,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mm。 姜形黃精 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結節上側有突出的圓盤狀莖痕,直徑0.8~1.5cm。 味苦者不可藥用。 【圖片】 多花黃精 滇黃精 藥材黃精 藥材黃精B 藥材黃精橫切面(多花黃精) 藥材黃精橫切面(多花黃精)偏振光下 藥材黃精(姜形黃精) 黃精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