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陽起石《中藥學(xué)7版》 【名稱】 陽起石 【拼音】 Yangqishi 【出處】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概述】 為硅酸鹽類礦物陽起石Actinolite或陽起石石棉A. asbestus的礦石。主產(chǎn)于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山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去凈泥土、雜質(zhì)。黃酒淬過,碾細(xì)末用。 【性味歸經(jīng)】 咸,溫。歸腎經(jīng)。 【功效】 溫腎壯陽。 【應(yīng)用】 陽痿不舉,宮冷不孕。本品溫腎壯陽,強陽起痿,用治男子陽痿遺精,女子宮冷不孕,崩中漏下,以及腰膝冷痛等癥。單用本品煅后研末,空心鹽湯送服,用治陽痿陰汗(《普濟方》);用本品煅后,與鐘乳石等分為細(xì)末,加酒煮附子末,面糊為丸,空腹米湯送下,治下元虛冷,精滑不禁,便溏足冷(《雜病源流犀燭》);或與鹿茸、菟絲子、肉蓯蓉等配伍,用治精清精冷無子,如陽起石丸(《婦科玉尺》);若與吳茱萸、干姜、熟地黃等配伍,用治子宮虛寒不孕,如陽起石丸《和劑局方》。 【注意】 陰虛火旺者忌用。不宜久服。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入丸、散服。 【臨床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本品成分是Ca2(Mg、Fe)[Si4O11][OH]2。 2.臨床研究: 用陽起石、淫羊藿、熟地黃等配伍治療陽痿有效(中醫(yī)民間小單方.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文獻(xiàn)出版社,1986,102)。 【參考文獻(xiàn)】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微瘕結(jié)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補不足。” 2.《名醫(yī)別錄》:“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久服不饑,令人有子。” 3.《藥性論》:“補腎氣精乏,腰痛膝冷,溫痹,能暖女子子宮久冷,冷微寒瘕,止月水不定。” 【錄自】 《中藥學(xué)7版》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