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核桃仁 【拼音】 Hetaoren 【概述】 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果實的核仁。我國各地廣泛栽培,華北、西北、東北地區尤多。9~10月果熟時采收,除去肉質果皮,曬干敲破,取出種仁。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 甘,溫。歸腎、肺、大腸經。 【功效】 補腎溫肺,潤腸通便。 【應用】 1.腎陽虛衰,腰痛腳弱,小便頻數。本品溫補腎陽,其力較弱,多入復方。常與杜仲、補骨脂、大蒜等同用,治腎虧腰酸,頭暈耳鳴,尿有余瀝,如青娥丸(《和劑局方》);或與杜仲、補骨脂、萆薢等同用,治腎虛腰膝酸痛,兩足痿弱,如胡桃湯(《御院藥方》)。 2.肺腎不足之虛寒喘咳及肺虛久咳、氣喘。本品長于補肺腎、定喘咳,常與人參、生姜同用,治療肺腎不足,腎不納氣所致的虛喘證,如人參胡桃湯(《濟生方》);《本草綱目》治久嗽不止,以人參、胡桃、杏仁同用為丸服。 3.腸燥便秘?蓡为毞茫嗫膳c火麻仁、肉蓯蓉、當歸等同用,如大便不通方(《醫方擇要》)。 【注意】 陰虛火旺、痰熱咳嗽及便溏者不宜服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胡桃仁含脂肪油,油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酯,又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等。 2.藥理作用:胡桃仁可能影響膽固醇的體內合成及其氧化排泄,動物實驗還證明胡桃仁有鎮咳作用。 3.臨床研究: 胡桃仁用食油炸酥,加糖適量混合研磨分次服完治尿路結石,效果良好(中華外科雜志,1957,8:681);將核桃仁搗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為度,然后用此油配成胡桃仁焦油氯化鋅糊膏外用治療皮炎、濕疹(新醫藥學雜志,1973,4:24)。 【參考文獻】 1.《開寶本草》:“食之令人肥,潤肌黑發。” 2.《本草綱目》:“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腳重癇。” 【圖片】 核桃仁 ![]() 胡桃 ![]()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