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補陽藥 【概述】 凡能補助人體陽氣,以治療各種陽虛病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陽藥。 本類藥物味多甘辛咸,藥性多溫熱,主入腎經。咸以補腎,辛甘化陽,能補助一身之元陽,腎陽之虛得補,其他臟腑得以溫煦,從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陽虛諸證。主要適應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性欲淡漠,陽痿早泄,精寒不育或宮冷不孕,尿頻遺尿;脾腎陽虛,脘腹冷痛或陽虛水泛之水腫;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之眩暈耳鳴,須發早白,筋骨痿軟或小兒發育不良,囟門不合,齒遲行遲;肺腎兩虛,腎不納氣之虛喘以及腎陽虧虛,下元虛冷,崩漏帶下等證。 使用本類藥物,若以其助心陽、溫脾陽,多配伍溫里藥;若兼見氣虛,多配伍補脾益肺之品;精血虧虛者,多與養陰補血益精藥配伍,使“陽得陰助,生化無窮”。 補陽藥性多燥烈,易助火傷陰,故陰虛火旺者忌用。 【表格】 補陽藥《中藥歌決》 【歌決】 二十七類補陽藥,鎖陽杜仲鹿茸角; 復盆海馬海狗腎,蛤蚧角霜鹿角膠; 骨脂巴戟益智仁,蓯蓉乳石冬蟲草; 韭子床子楮實子,河車盧巴菟仙茅; 沙苑蒺藜陽起石,淫羊藿葉和胡桃。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