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抗炎,解熱作用 沙苑蒺藜煎劑具有顯著的的抗炎作用,5g/kg,10g/kg腹腔注射或20個/kg、30g/kg灌服對于角叉菜膠、甲醛所致大鼠足趾腫脹,組胺皮內注射所致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還能顯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形成;但沙苑子不能延長去腎上腺大鼠的存活時間,豚鼠回腸離體實驗中沙苑子對組胺所致興奮有顯著的對抗作用,表明沙苑子不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與其抗組胺作用有一定關系。20g/kg、40g/kg沙苑子煎刑灌服對正常小鼠體溫無明顯影響,但可顯著降低傷寒菌苗所致小鼠及家免發熱。 4 對血壓、腦血流量的影響 沙苑蒺藜水煎醇沉液0.125g/kg或0.25g/kg靜注,可使麻醉犬血壓顯著降低,持續30min,同時可見心肌張力時間指數也明顯降低,沙苑子靜注對大鼠也有顯著降壓效果。可使犬腦血流減少更為顯著而且維持時間亦長。沙苑子總黃酮靜注25m/kg、50mg/kg對麻醉大鼠也有顯著降壓效果,同時可見心率減慢,此作用隨劑量加大而增強。平均動脈壓分別下降50%、68%,收縮壓降低40%、53%,舒張壓降低48%、84%,分別于10min及30min恢復。 5 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對于喂飼高脂飼料所致高脂血癥大鼠,相當于生藥30g/kg劑量的沙苑蒺藜總黃酮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能使升高的膽固醇和三酰甘油顯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所升高。對于實驗性高血脂癥大鼠血液的濃,粉,聚狀態,沙苑子總黃酮可使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明顯下降,血細胞比容升高,紅細胞電泳加快,癥狀改善。沙苑子總黃酮過有顯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25mg/ml濃度可顯著抑制ADP及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積聚,濃度加大,作用增強,12.5mg/ml、25mg/ml及5.0mg/ml濃度加大,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百分率為43%、65%和93%;對膠原誘發者抑制的百分率分別為39%85%和97%。總黃酮灌服1g/kg對ADP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從總黃酮中分得2種黃酮成分,其中1種可能是沙苑痢疾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 6 保肝作用 沙苑蒺藜煎劑及不同提取物給正常小鼠及四氯化碳肝損傷大鼠灌服,5g/kg的煎劑可使正常小鼠體重增加肝三酰甘油下降,肝糖原及肝總蛋白顯著降低,還可使四氯化碳肝損傷大鼠ALT(丙氨酸轉氨酶)基肝中膽固醇含量顯著降低;沙苑痢疾水溶性部分也能顯著減低肝損傷大鼠ALT及血中三酰甘油;黃酮部分不但有降酶降脂作用并使低下的肝糖元顯著升高;氨基酸部分也能降低肝損傷大鼠肝內三酰甘油,升高肝中總蛋。 7 鎮痛及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熱板法實驗表明,沙苑痢疾煎劑20g/kg、40g/kg灌服,可顯著延遲小鼠的添腳反應。10g/kg、20g/kg可顯著減少酒石酸銻鉀所致小鼠扭體反應,表明沙苑痢疾有鎮痛作用。光電管法實驗表明,沙苑痢疾可顯著增加小鼠自發活動,但20g/kg、40g/kg的沙苑痢疾煎劑灌服卻可協同閾下劑量的硫噴妥鈉的中樞抑制作用。 8 抗利尿作用 沙苑痢疾灌服可顯著減少小鼠尿量,作用持續4h以上。 9 毒性 沙苑痢疾毒性很小。 【采收加工】 于10月收獲,當莢果80%以上呈黑色,尚未開裂時,離地面6cm割下植株,曬干,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于通風干燥處保存。 【炮制】 1.沙苑蒺藜 《醫學入門·本草》:“去殼取子。”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生品偏于養肝明目。 2.炒沙苑蒺藜 《瑞竹堂經驗方》:“炒。”現行,取凈沙苑蒺藜,微炒后研細,或用微火炒至棕褐色,體膨脹有香氣為度。炒沙苑蒺藜溫澀作用較強。 3.鹽沙苑蒺藜 《增廣驗方新編》:“淡鹽水炒。”現行,取凈沙苑蒺藜,加入鹽水拌勻,稍悶潤后,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鼓起,有香氣逸出,取出放涼。每沙苑蒺藜100kg,用食鹽2kg。鹽沙苑蒺藜補腎固精作用較強。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干燥處。 【附方】 1.治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泄,腰酸耳鳴,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2.治男子精薄無嗣,久患夢遺,婦人滑胎不孕等 黃魚鰾膠(白凈者一斤,切碎,用蛤粉炒成珠,以無聲為度),沙苑蒺藜八兩(馬乳浸兩宿,隔湯煮一炷香久取起,焙干)。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白湯任下。忌食魚及牛肉。(《證治準繩》聚精丸) 3.治腰膝酸軟,遺精 沙苑子、菟絲子各15g,枸杞子、補骨脂、炒杜仲各9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目昏不明 沙苑子9g,茺蔚子6g,青葙子9g。共研細末。每次3g,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5.治翳障(如早期老年性白內障) 沙苑子、石菖蒲、女貞子、生地黃、菟絲子、夜明砂各30g。共研細末。每服12g,水煎服。(《中藥臨床應用》補腎明目散) 【參考文獻】 《景岳全書》:沙苑蒺藜性亦大同。若用固精補腎,止遺瀝尿血,縮小便,止煩渴,去燥熱,則亦可用此。 《本經逢原》:沙苑蒺藜,產于潼關,得漠北之氣,性降而補益腎,治腰痛,為泄精虛勞要藥。最能固精,故聚精丸用此佐鰾膠,大有殊功。以之點湯代茶,亦甚甘美益人。但腎與膀胱偏熱者禁用,以其性溫助火也。 《得配本草》:沙苑蒺藜,烏頭為之使。 甘,溫。入足少陰經氣分。固腎水之泄,暖少陽之精。其能去燥熱,治煩渴,療尿血,止余瀝,皆得精之固而并效也。 得甘菊,除風熱。入魚膠,攝精髓。 入補劑,炒熟;入涼藥,生用。 媾精難出者禁用。 《本草分經》:苦,溫。補腎強陰,固精明目。 【藥論】 1.論沙苑蒺藜的補腎益精明目作用 ①倪朱謨:“沙苑蒺藜,補腎固精之藥也.其氣清香,能養肝明目,潤澤瞳人。能補腎固精,強陽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遺瀝,乃和平柔潤之劑也。”(《本草匯言》)②張石頑:“沙苑蒺藜,性降而補,益腎,治腰痛,為泄精虛勞要藥,最能固精,故聚精丸用此佐鰾膠,大有殊功。以之點湯代茶,亦甚甘美益人。”(《本經逢原》)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