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硼砂《青陽客棧》 【名稱】 硼砂 【英文】 Borax 【拉丁文】 Borax 【異名】 大朋砂(《丹房鑒源》),蓬砂、鵬砂(《日華子本草》),月石(《三因方》),盆砂(《綱目》)。 【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涼。歸肺、胃經。 【功效】 清熱消痰,解毒防腐。 【藥用】 為硼酸鹽類硼砂族礦物硼砂 Borax。 【應用】 用于痰熱咳嗽。硼砂內服能清化熱淡。治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咯吐不爽者,可單味含化咽津;或與栝樓、貝母、蛤粉同用,以增強化痰之效。 用于噎膈,骨鯁。硼砂味咸,能軟堅消結,故《海上方》單用本品酒服以治噎氣。近有用本品與火硝、硇砂、礞石、冰片等制成散劑,試用于食道癌患者,亦取本品化痰軟堅之意。治骨鯁咽喉,可用本品單味含化咽下。 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翳障。硼砂生用具清熱解毒、防腐之功效,煅用則可收濕斂瘡,為治療咽喉、口舌、齒齦、眼目及二陰粘膜部位急性炎癥及潰瘍之常用藥物。治咽喉腫痛,可單用本品含化咽津;或配冰片、玄明粉、朱砂研細末吹咽喉,如《外科正宗》冰硼散;治風痰上壅所致的纏喉風可配白礬、牛黃、白梅等為丸,噙化以涌吐頑痰而通喉閉,如《張氏醫(yī)通》硼砂丹。口瘡糜爛,可配冰片、黃柏、澕荷為丸口噙;鵝口瘡,則配冰片、甘草、雄黃為末涂搽患處。用治目赤腫痛或生翳障,可單用本品化水洗眼,或研極細末點眼,亦可配伍爐甘石、冰片、玄明粉等制成眼藥水滴服;胬肉攀睛者,《直指方》用本品配冰片為散點服。 【注意】 體弱者慎服。 【用法用量】 1.50 - 3.00 g 【形態(tài)】 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單晶體常呈粒柱狀或原板狀。集合體有晶簇狀、粒狀、塊狀、散粒狀、升華狀、豆狀、皮殼狀等。無色或白色,有時微帶淺灰、淺黃、淺藍、淺綠等色調,玻璃或油脂光澤。解理三組,其中一組完全,另兩組不完全。硬度2~2.5,性脆,相對密度1.69~1.72。久置空氣中易變成白色粉狀。 主產于干涸的含硼鹽湖中,我國西藏、青海、云南、新疆、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均有出產。 【產地】 主產青海柴達木盆地及阿拉善西山鹽湖、西藏黑河和阿里地區(qū)。此外,四川、云南、新疆、陜西、甘肅等地亦產。銷全國各地。 【品種考證】 硼砂入藥始載于《日華子》,原作“蓬砂”。《本草圖經》曰:“硼砂出于南海……其狀甚光瑩,亦有極大塊者。諸方亦稀用。”《本草衍義》曰:“南番者,色重褐,其味和,其效速;西戎者,其色白,其味焦,其功緩。”《綱目》曰:“硼砂生西南番,有黃白二種。西者白如明礬,南者黃如桃膠,皆是煉結成,如硇砂之類。”以上所述硼砂之形態(tài)特征,與今藥用品種一致。 ①《本草衍義》:“蓬砂,南方著色重褐,其味和,其效速;西方者,其色自,其味焦,其功緩。”②《綱目》:“硼砂,生西南。有黃、白二種,西者白如明礬,南者黃如桃膠,皆是煉結成,如硇砂之類。西者柔物去垢,殺五金,與硝石同功,與砒石相得也。” 【商品規(guī)格】 黃月石:舊時習用硼砂加工再制品。將硼砂加水溶化煮沸后,酌加糖色使之成為黃色者。 白月石:為加工過程中不加糖色使之成為白色者。 月石墜:將煮沸的硼砂溶液倒入缸內,缸上橫放數根系著麻繩的木棍,麻繩下端系鐵塊,使之下沉。待溶液冷卻后,缸周、缸底及麻繩上均析出結晶。結于繩上者稱月石墜。 月石塊:用上述加工法結于缸底和缸周者稱月石塊。 月石:又名西月石、硼砂。為各種硼砂的統稱。以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體輕質脆、純凈者為佳。 【化學成分】 為四硼酸鈉(Na2B4O7,10H2O)。多為加工制品,主含硼砂 Na2[B4O5(OH)4].8H2O。 【理化鑒別】 可溶于水,易溶于沸水或甘油中,溶液顯堿性。燃之易熔融,初則體積膨大酥松如絮狀,繼則熔化成透明的玻璃球狀。 【采收加工】 一般于8~11月間采挖礦砂,將礦砂溶于沸水中,濾凈后,用以下方法處理:①倒入缸內,然后在缸上放幾條橫棍,棍上系數條麻繩,下墜鐵釘,垂入缸內,待硼砂水溶液冷卻后,即在繩上或缸底有成串的大塊結晶析出,取出干燥。結在繩上者名“月石墜”,在缸底者稱“月石塊”。②倒入盆中,將硼砂水溶液向四周擺動,冷卻后即可得盆狀之結晶體,稱“盆砂”。 【炮制】 1.硼砂 《圣惠方》:“湯化去石,熬干。”《普濟方》:“為末用,湯內飛。”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搗成碎粒。生用以清熱解毒,清肺消痰為主。 2.煅硼砂 《良朋匯集》:“煅。”現行,取凈硼砂碎粒,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鼓起小泡無水氣揮發(fā)和曝鳴聲時,呈白色酥松的塊狀,取出,放涼碾粉。煅后失去結晶水,增強收斂性,以消腫防腐為主。 貯干燥容器內,置干燥處,防塵。 【附方】 1.治咽喉腫痛 蓬砂、白梅等分。搗丸芡子大,每噙化一丸。(《綱目》引《經驗方》破棺丹) 2.治咽喉口齒新久腫痛及久嗽痰火咽啞作痛 玄明粉、硼砂各五錢,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極細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3.治風熱喉痹,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僵蠶一分。上為末研勻,以竹管吹半錢許入喉中。(《三因方》玉鑰匙) 4.治口瘡 蓬砂、青黛、龍腦、薄荷、石膏(煅)各等分。上為極細末,每用少許臨臥敷口中。(《景岳全書》蓬砂散) 5.治舌腫脹 好硼砂為細末,用薄批生姜蘸藥揩舌腫處,少時即退。(《普濟方》) 6.治牙齒動搖 草烏頭緊實者一枚(炮令七分熟),西硼砂一兩。上件為細末,每用少許擦牙。(《楊氏家藏方》西硼散) 7.治赤眼,去翳膜 南硼砂三錢,腦子半錢,蕤仁二錢(去殼)。上研細爛,奶汁調成膏,以銅箸點之。(《衛(wèi)生家寶》春雪膏)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