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國際疫情防控在線研討會舉行 廣州與世界共享抗疫經驗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3月25日晚,北京時間晚上10點,巴塞羅那時間下午3點……一場國際疫情防控的在線研討會,以全球視頻連線的形式舉行。 廣州,作為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主席城市和組織亞太區辦公室所在城市,及世界城地組織世界理事會和執行局城市,參與了這場特別的國際會議。3小時的會議中,來自廣州、羅馬、馬德里、巴塞羅那等城市代表分別分享了各自的戰“疫”經驗。 26日,廣州舉行了主題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第55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市委外辦、團市委、市空港委等相關代表介紹疫情期間開展涉外疫情防控服務、國際抗疫援助等情況。據了解,廣州正采取措施,筑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鞏固疫情防控的重要成果,廣州愿和全球城市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何道嵐、鄧瀟麗、黎慧瑩、王楚涵 通訊員穗外事 首創“視頻全球連線”會議 8個國家11個城市參會 這場名為“地方政府圓桌會——分享抗疫一線經驗”國際疫情防控在線的研討會,由聯合國人居署、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共同組織。會議由世界城地組織秘書長塞茲主持,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謝里夫致辭。 中國廣州、西安,意大利羅馬、蘭佩杜薩,西班牙巴塞羅那、馬德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哥倫比亞波哥大,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南非德班等8個國家11個重要城市代表,以及國際公共交通聯盟、國際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組織、城市聯盟等多個機構代表近100人參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唐小平、市政府外辦主任劉保春參加了會議。 編織“三道防線” 廣州經驗獲肯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全球更需要共享防控經驗。據廣州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周末,廣州應邀向世界城地秘書處、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處、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秘書處提交了一份廣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總結。緊接著24日,世界城地組織秘書長塞茲隨即發起了這樣一場全球連線的疫情防控視頻會議,短短1天后,國際疫情防控在線會議舉辦。 “一般而言,這樣的國際視頻會議為了讓全球各國的參與者都加入,一般時間都會安排在國內晚上,歐洲下午和美洲白天。”為此,廣州也克服了時差、場地等因素,會議從晚上10點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 廣州市作為第一個交流發言城市,唐小平以全英文代表廣州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情況和應對經驗。“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發展迅猛,世衛組織已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大流行,形勢不容樂觀。”唐小平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堅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堅持“聯防聯控”與“群防群控”相結合,科學精準制定防控策略,在依法防控、群防群治、醫療救治、宣傳引導等多個方面積極開展工作,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他還重點介紹了廣州市如何編織“三道防線”——嚴守交通檢疫第一道防線、織密社區防控網絡第二道防線、筑牢醫療機構防控第三道防線。通過上述措施,廣州及時主動發現病人率從疫情最初的30%提升至目前近100%。他表示,廣州市正采取有力措施,筑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鞏固疫情防控的重要成果,廣州市愿意和全球城市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 謝里夫呼吁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攜起手來,共同合作抗擊疫情。世界城地組織秘書長塞茲高度肯定包括廣州在內的中國城市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認為廣州發揮了表率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人居署、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共同推出應對疫情在線交流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搭建在線社區、“全球健康城市網站”、舉辦多主題防疫研討會在線交流活動和政策分享行動,匯聚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防疫經驗推進國際合作。目前,全球健康城市網站已經上線,廣州也在網站分享了防控方案和科技藥物攻關方面的經驗。廣州還將進一步梳理防疫經驗通過該網站分享給全球更多城市。 為世界貢獻 中國智慧 廣州力量 一直以來,廣州和聯合國人居署、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世界城地組織和世界大都市協會都有著深度的合作。 自2012年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創立以來,人居署一直對廣州獎給予積極支持。2012年由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克洛斯親自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2019年,廣州獎亮相首屆聯合國人居大會,是廣州市及“廣州獎”首次亮相聯合國舞臺。 自2014年以來,應聯合國人居署邀請,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屬事業單位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先后選派4位規劃師赴聯合國人居署總部(內羅畢)擔任聯合國人居署城市規劃顧問,主要參與人居署對全球范圍城市建設戰略文件的起草工作,指導開展國際性項目,通過人居署將廣州城市發展與規劃經驗進行推廣。 其中,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以下簡稱C40)是以推進世界大城市氣候行動日程,切實實現溫室氣體減排和氣候風險減低為目標的城市間國際組織。廣州市自2015年正式加入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多次舉行工作會談,并借C40舉辦的會議平臺與其他城市交流低碳發展、正氣候等最佳做法。2019年的C40市長峰會上,廣州市“公交電動化”項目從63個城市提交的195份申請中脫穎而出,與韓國首都首爾、英國首都倫敦、美國城市舊金山等城市成為七名勝出者之一。 攜手友城互助戰“疫” 廣州向友城捐贈255萬個口罩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外國政要、國際友城、國際組織、駐穗領館和國外民間團體、友好人士等向廣州表達慰問和支持,多個國際友好城市發來慰問、祝福和支持。廣州現有84個國際友好城市,對這些來自國際友好組織、友好城市和友好人士的慰問和支持,廣州市均一一回信致謝。 各國友城、國際組織、友好人士還通過各種途徑協助提供海外防疫抗疫物資采購線索或渠道130多條,并捐贈疫情防控物資或資金。截至目前,廣州共接受國際友城、駐穗領館機構、外資企業、華人華僑捐贈累計約2.39億元人民幣及大批防疫物資。 疫情全球蔓延后,廣州致函疫情較嚴重的20個國際友城和待結好友城,提出將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提供必要的防疫物資援助意愿。截至3月23日,廣州向5個國家12個國際友城捐贈的255萬個防護口罩及2200支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均已送達,這12個國際友城分別為伊朗戈爾干,韓國光州、仁川、釜山,日本福岡、登別,意大利巴里、熱那亞、帕多瓦、米蘭、都靈,法國里昂等。 貨運包機艙位調整 為友城送去防疫物資 “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國際客運航班已經取消,且貨運艙位極度緊張。”廣州市空港委副主任邱之仲表示,為了將市政府的防控捐贈物資盡快送往12個友好城市,會同高捷物流承接運輸任務,第一時間聯合成立專班,采取貨運包機、艙位調整等方式,保障廣州捐贈友好城市的防疫物資運輸。 “當時有一批防疫物資急需送到韓國,但飛往韓國航班均已停飛。我們迅速聯系聯邦快遞公司,優先運輸這一批防疫物資。”邱之仲介紹。 邱之仲補充道,因為臨時貨運包機機型不同于航空公司慣用的機型,貨物的組裝與裝機要求有明顯差異,為確保防疫物資快速通關“零等待”,國際貨站成立了專項保障小組,采用“兩優先、兩專用通道、兩專用處理區”的作業模式。通過協調白云機場海關,建立疫情防控物資進出口“綠色通道”和快速通關受理機制,對用于疫情防控治療的進出口藥品、醫療器械等實行“網上辦理”,即到即提確保通關“零延時”。 此外,廣州自3月23日起推出疫情防控“多語種微課堂”第一課。向包括在穗國際友人在內的世界人民傳播疫情防控經驗及相關防護知識。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