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一些不利于骨折愈合,簡單介紹如下: 解熱鎮痛類藥物 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藥物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止痛的作用。與此同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不利于骨折斷端血管的再生。而且,此類藥物在減輕炎癥的同時,會使血管擴張作用受到抑制,局部血流減少,組織缺氧,長期服用會造成骨折愈合延遲。 四環素類藥物 可遲緩骨骼生長,導致兒童骨骺和干骺端的骨小梁變形、斷裂,發生局部的微細骨折。 皮質激素類藥物 潑尼松龍、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類藥物會直接影響骨骼的生長及損傷后的修復。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全身性骨質疏松,甚至引起病理性骨折。在骨折愈合初期,如使用上述藥物,將使骨折斷端的血腫吸收緩慢,血管再生、骨化等受到抑制,還可誘發血腫感染。 抗凝類藥物 可降低凝血活酶濃度,使骨折端纖維蛋白合成減少,局部多糖降低,延緩骨折愈合。 環磷酰胺 該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髓抑制引起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具有細胞毒性;可使骨骺軟骨板的成骨細胞損傷,使其縱向生長受到限制,骨干抗彎強度減弱。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