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一院132名援鄂醫療隊員昨回穗 凌晨奮戰 天亮歸家
“我們回家了!”4月7日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132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平安回穗。他們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隔離病房的戰斗,一直持續到當日凌晨一時四十分。至此,中山一院150名援鄂醫療隊員已悉數歸隊。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劉星亮、蔡新潔(除署名外) 武漢警察向醫療隊員鞠躬致謝 4月7日上午,武漢開發區防疫指揮部在駐地酒店舉行了歡送儀式,向中山一院醫療隊贈送錦旗和鮮花。去機場前,志愿者、武漢市民自發來到醫療隊駐地酒店,依依不舍為醫療隊送行。 一路上,鐵騎開道、警察護航,民警列隊為醫療隊敬禮,一位武漢警察向醫療隊員豆孝嵐90度鞠躬,懷著最深敬意護送“英雄逆行者”回家。 飛機剛剛進入視野,在停機坪等候的人群便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這束鮮花是我精心挑選的。我很想她,她剛走時我哭了好幾次,現在她要回來了, 我才不哭呢!”10歲女孩李熹雅捧著一束鮮花,跟爸爸李衛東一起等候媽媽陳賽的到來。 為媽媽獻花的那一刻,原本在攝像機鏡頭前淡定自若、侃侃而談的小姑娘激動地一把抱住媽媽,哭出聲來。媽媽回到隊伍中時,熹雅濕漉漉的眼睛牢牢地“粘”在媽媽身上,一刻也不曾離開。 奮戰兩個多月做到“零感染” “在‘武漢保衛戰’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的時刻,中山一院醫療隊留到了最后,這是我們的光榮。”在迎接人群的歡呼聲中,領隊朱慶棠現場致辭。他說,醫療隊奮戰到當日凌晨一點四十分,順利完成全部救治任務。 這次返回廣東的中山一院醫療總隊132名隊員,從2月7日出征到昨日返回,整整61天,救治患者246人,其中重癥危重癥患者比例超過90%,這支戰斗到最后的“特戰隊”,可謂是精銳盡出。 “我們特別感到欣慰的是,大家頑強戰斗兩個多月,做到了‘零感染’。”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說,中山一院是廣東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單位,從除夕夜開始先后派出三批150名醫療隊員支援武漢漢口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同時還派出專家支援東莞、泉州,并作為國家專家組遠赴塞爾維亞,是廣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遣隊、主力軍,充分發揮了中山醫“醫病醫身醫心”的傳統,充分展示了“無敵中山醫”的力量。 為重癥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2月8日,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正式進駐協和醫院西院區,在不足48小時內完成了新病區開區,收治了50位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醫療隊率先在普通病房改造、開辟了具有ICU功能的“高級生命支持單元”,使協和西院ICU床位擴充了25%,大大提升了重癥患者救治水平。 專家們還首次在呼吸危重癥病房開展床旁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血液濾過技術(CRRT)等多項技術,為重癥患者搭起“生命通道”。醫療隊還構建了“醫護患一體化,救治康復全覆蓋”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管理模式。實施后的第三周開始,一直保持零病亡率記錄,為大規模收治新冠肺炎重癥病人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責任編輯:Doctor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