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6年9月10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病精準診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300多位血液病專家齊聚一堂,就目前精準醫學在血液病方面的應用進展及我國血液病精準診療的臨床探索展開一系列討論。作為中國首個將新一代測序系統化應用到血液病診療的企業,安諾優達基因科技也參加了本次大會。安諾優達首席執行官陳重建博士當選為專業委員會副主委。陳博士在會后接受了媒體專訪。在采訪中,陳博士就此次當選以及安諾優達目前在血液病精準診療開展的工作、現階段取得的成果及將來的規劃進行了詳細闡述。![]() 圖 安諾優達首席執行官陳重建博士 陳重建博士,安諾優達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研究員、北京市特聘專家。擁有生物技術和計算機學術背景,巴黎十一大學與中山大學雙博士學位,曾在法國居里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陳重建博士還擔任北京市精準醫療與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先后被評為“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中關村十大海歸創業新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領軍人才”以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外高層次人才”等榮譽稱號,曾在Nature、Science、Elife、Developmental Cell、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等國際期刊發表18篇學術論文。 ![]() 圖 血液病專委會成立大會現場 問:新一代測序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安諾優達在生育健康和腫瘤診療兩個方向都有非常優秀的技術積累和品牌認知,在血液病精準診療領域也開展了系統化的基因測序研究和檢測應用,您能介紹下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開展了血液病精準診療工作嗎? 陳重建博士:血液病這個概念單講出來大家可能不清晰,但如果提到血液病中的代表——白血病大家都知道,而且令人生畏。其實常見的血液病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血小板減少癥、骨髓增殖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地中海貧血等,其中一些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經常被大家認為是“不治之癥”。以白血病為例,之所以被認為是不治之癥,首要的原因是目前不能完全對白血病進行精準的分型,這就使得后續臨床治療策略的選擇面臨一些問題。隨著分子診斷技術的日益發展和分子標志物被陸續發現,白血病的診斷正逐步向以精確分子診斷為核心的個體化診斷體系發展。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機遇。安諾優達作為基于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個體化診療先行者,致力于服務患者和醫生。基于這些需求和趨勢,我們還和解放軍總醫院血液科于力教授開展臨床研究合作,并申請了國家研究課題,其中的核心內容和目標就是探索基因突變和臨床治療指征之間的關系,發掘基因測序在血液病領域從診斷到預后等各個環節的重要價值。 問:您能否和大家分享下是如何開展血液病精準診療工作的,具體的成效又是怎樣的? 陳重建博士:因為血液病的特殊性,不能像其他實體腫瘤一樣進行手術切除,只能進行藥物治療或是選擇骨髓移植。在選擇何種具體治療方案之前,對血液病的診斷、分層等初始評價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安諾優達專門針對血液病開發基因檢測產品安百(AnnoBright),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細化的預后分層工具。對于復發難治的患者,也可以依托安百幫助臨床醫生和患者進行病因的探究。基于上千例臨床病例的探索和優化,安百背后有深厚的臨床數據積累、穩定嚴謹的項目流程、扎實的遺傳解讀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已經得到了臨床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安諾優達在3年前就開始了白血病基因組學個性化診斷分析項目,而且被評為“中關村產業聯盟重大應用示范項目”。在今年1月,安諾優達和解放軍總醫院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研究的文章在Oncotarget上發表。文章展示了使用新一代測序技術(NGS),通過多基因聯合的突變分析可以對AML(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危患者進行精確分型。 問:據我們了解,作為此次血液病專委會副主委中唯一來自企業的代表,您對血液病專委會有怎樣的期待以及對未來血液病精準診療的發展有什么想法? 陳重建博士:首先從企業的角度,感謝各位專家委員的支持和認可,此次當選既是大家對安諾優達工作的肯定,也是臨床對于精準醫療發展趨勢的高度認可。 當然,我也感到責任重大,未來會充分利用好血液病精準診療專業委員會這一平臺,繼續加強和臨床專家的溝通和握手,從臨床實際需求的角度去開展我們的技術研發工作。我希望通過和廣大臨床專家的共同努力,開發出更多優秀的檢測項目,進一步實現對血液病患者治療方案、周期、復發等的精準管理。同時讓更多臨床醫生了解、掌握并應用創新型血液病精準診療工具,從而使更多患者受益。 問:除了在血液病精準醫學領域做了這么多工作,那您方便為大家介紹下您們在精準醫療領域中開展的其他一些工作,以及對于這些工作您有什么樣的期待和看法嗎? 陳重建博士:在精準醫療領域,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實現新一代測序技術(NGS)的臨床轉化。除了血液病,我們在實體腫瘤領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們在去年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及全國40家大型醫院合作,開展了“乳腺癌高風險人群基因篩查課題”,目前已經完成了上千例標本的檢測,為構建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數據庫、促進我國乳腺癌精準醫學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液體活檢”領域,我們也開展了三年的技術研發和臨床轉化工作,推出了相關的用藥指導的動態監控產品,可以輔助臨床醫生對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等常見高發腫瘤及其他腫瘤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進行療效評價、預后評估、耐藥分析及動態監測,實現腫瘤的精準全程管理。當然,我們在檢測技術上也有一些創新,可以使檢測的可靠性更高。在基因檢測中,實驗技術和數據分析以及臨床解讀都是重要的環節。我們建立了專業的遺傳解讀系統和團隊,很多臨床醫生也對我們的報告給予肯定。 這個領域未來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還有大量的難點需要探索,安諾優達將秉持“基因科技,讓生命綻放”的理念,繼續砥礪前行。 本專訪稿根據錄音整理記錄,僅供參考,不做其他商業用途 (責任編輯:Doctor001) |